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3 1
2012-01-09


 【财新网】(记者 温秀)贷款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度被作为2012年银监会监管工作的重心之一,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预示着银监会监管目标已经从早期的不良贷款“双降”到后来的“双控”,逐步向提高分类的准确度和真实性方面。

  周末召开的银监会2012年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着力降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特别是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把数据搞准确、把各机构的风险点搞清楚。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靠。要加强对资产分类真实性监管核查,确保分类准确无误。

  数位商业银行风险条线高管透露,实际上从2011年起就已经在持续关注资产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方面是因为资产分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不良贷款水平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不良率和不良额均已显著下降,甚至优于国际同业的平均水平,所以有能力也有可能对贷款分类上进行精耕细作。

  有银行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由于不良贷款比例已经较低,且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不少银行的资产质量承压。今年,一些大型银行都已经不再提不良贷款总额下降的目标,不良率也仅仅是持平微降。“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但加强分类准确度的余地不小,”前述人士并称。

  事实上,对分类准确度和银行业基础数据质量的忧虑,正是银监会出台一系列较为严格的监管标准的主要原因。

  “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这一银监会监管路线图的提出,正是要求贷款准确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其风险,充足地提取损失拨备,进而真实地反映利润,准确地计算资本充足率。

  监管高层一直对于贷款分类的准确性有所担忧。

  “地方父母官的严重干预和借款人的强有力反抗,使得银行在准确分类方面,面临极大的挑战。加之企业行业等借款人的数据质量不高,也进一步影响到受IT水平制约而质量较差的银行业数据,这些数据无法为防范风险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有熟悉监管理念的高层人士指出,拨贷比的提出正是对分类准确度的调整和纠偏。

  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除贷款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以外,新监管标准要求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并且根据二者中较高的一个提取拨备。

  2.5%拨贷比的提出,对一些银行的经营行为造成了一定压力,而坊间也有不少由此而生的争论。不过接近银监会的高层人士透露,由于当前中资银行的同质同类现象十分严重,很难说谁比谁做得更好,所以监管当局要求中资银行一律执行2.5%的贷款拨备率标准。

  作为带有“纠偏”意味的拨贷比的管理办法,原定1月1日颁布实施,但由于尚未走完程序,下一步是否会进一步调整不得而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9 14:49:29
新的问题,新的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