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675 0
2012-01-11

编号:At5t20083160103

——浅谈对产业集群的初步认识

读后感作者:陈笑笑

原文作者:G.Arbia,G.Espa,D.Giuliani,A.Mazzitelli

原文题目:Clusters of firms in an inhomogeneous space: The high-tech industries in Milan

原文刊号:Economic Modelling 29(2012)3–11

原文索取:www.jjgl.org


由于本人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有限,只是对此文进行了极其初级的翻译工作。经过通篇翻译,对文章也只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非真正了解其中深意。因此,本人也只是对文中的提出的关键词——产业集群,进行简单的初步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在《均匀空间的企业集群:米兰高新技术产业》一文中提出一个参数的方法来分析,空间异质性,基于所谓的不均匀的K -函数作出分析。从实证方法出发,应用到在米兰的空间分布的高科技产业(意大利 2001)。由于经济空间是非均匀的,所以作者在估计模式的不均匀性时,用它来单独讨论空间异质的空间依赖性。

文章在第二部分引进,不均匀空间泊松过程;第三部分使用K公司不均匀的人口分析函数,致力于发展统计框架和相应的工具捕捉缺乏同质性的经济空间。第四部分的实证应用这种方法,使用2001研究米兰(意大利)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最后,第五部分,包含了一些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的结论和方向。

通读文章可以发现,就文章所讨论的产集群而言,具有多种形式,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 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从米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

(一)总体特点

在看完《均匀空间的企业集群:米兰高新技术产业》一文,通过阅读一些相关资料,可以总结产业集群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              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统一产业、或机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第二,              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

第三,              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

第四,              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              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

第六,               发展过程特征。

(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Ⅰ、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

Ⅱ、 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

Ⅲ、 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

1. 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2. 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3. 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 移到其他地区。

Ⅳ、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ZF、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ZF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文中的米兰产业群,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政策意义

总上分析可知,分析产业集群,具有政策意思,其意思是:

  ①应将ZF的工作重点从简单的给钱,转向更广的领域的扶持和服务;
  ②扶持集群比扶持几个简单的项目要复杂得多;

  ③使政策重点向促进产业网络、促进专业化、促进创新、促进集群、促进要素的整合转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