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3272 15
2012-01-15
我几乎90%的论文idea不是在看文献,与老师讨论,与学生交流,上课的时候来的
而是在吃饭,跑步机上跑步,叫人按摩,看完电影走在路上,蹲厕的时候突然想到的.最后一个地点不得不提,那确实是出思路的胜地啊,哈哈,不知大家是否有类似经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5 11:36:37
还有近于10%的idea是来自于文献?
这比例也不小了啊,idea什么时候都可能冒出来,然而一天24小时能把多少时间花在文献上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1:41:08
蓉婕 发表于 2012-1-15 11:36
还有近于10%的idea是来自于文献?
这比例也不小了啊,idea什么时候都可能冒出来,然而一天24小时能把多少时 ...
你可能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身处什么环境与气氛,你得思路比较多
看文献时更多的是关注文献本身,但是好的想法需要一个自我消化,并将其于个人兴趣联系起来的过程
所以看文献的时候一般不会有自己该写些什么的明确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1:55:13
楼主高人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3:57:36
好的idea应该是来自系统性研究体系中的,文献阅读是一种积累,灵光咋现是一种升华,尤其是具有高度理论贡献的原创性论文更加需要用规范严谨经济学的语言来揭示有意思的现实问题,而非从文献到文献,前者能够后世传承,后者仅仅是在做边际贡献!

我的另一个感触是:很多学者在某一段时期会有很高的创造力,但忽然之间就江郎才尽,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心态、习惯和思维模式的调整,我也刚刚走出这个误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5:52:56
呵呵,有时候是在坐公交车上想到的.这个也不一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