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05 3
2012-01-17
理论界,学术争鸣的活水从哪里来?

[取消"院士"(学部委员)名称的设想和理由]

ZF或ZF部门制定某一决策,措施,办法前,主要应征求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当然,专家学者众多,不可能众口一词,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和意见.问题是,究竟那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正确可以采纳.判断那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正确,不应运用行政权力在主流媒体上呵护某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排挤另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
专家学者众多,不可能众口一词,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实属正常,众口一词倒不正常。在主流媒体学术刊物上,就有关问题没有各专家学者不同观点、看法和意见参加讨论,只有非主流媒体网络论坛上让民众谈论ZF和ZF部门政策如何,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教育改革问题),并寄予厚忘,以此作为决策的根据,是不是过于草率?
理论学术界有那么多的拿着高薪又领取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特别津贴的人物,当ZF和ZF部门征求意见时,他们除了众口一词迎合官方意图外,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不见学术讨论会进行讨论和学术争鸣.这种状况还会有专家学者客观公正的评议?还会有学术?这里,一样表现为"拿了人家心软,吃了人家嘴软"的平庸和低俗.
为了专家学者(严格地说,他们是某学科的教授或教师,称其为教授或教师既可)有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少一些或没有那种一味奉迎官方的低俗学风,不妨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封建社会士大夫精神.还是应该取消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学术领域没有权威垄断,可以让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在平等讨论的环境中形成。
某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他学业内掌握的知识会很多,但在社会科学方面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还需要有正确的立场,立场不正确就不会有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即使在某个时期有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也不可能一贯正确。然而,象征着名与利的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被一些学者获得,很可能成为他们的精神包袱。
这些人因为有了"院士"(学部委员)的光环,就容不得不同意见,表现出“我是院士(学部委员),我的认识一定正确”的专制学风,影响学术讨论平等权利和自由气氛,阻碍着学术正常发展。
"院士"(学部委员)光环下的专制学风,影响学术讨论平等权利和自由气氛,正常的学术研讨无法进行,尤其是社会科学,有关ZF制定的政策,措施,办法,众多的院士(学部委员)都无异议,事先本不召集研讨会,即使召集研讨会也是众口一词,召集方或许自己也感到无趣。有关重要的法律和ZF重要的决策, 如今,事先或事后召开研讨会鲜有所闻。
学术界有权威垄断,问题无讨论,不构成对ZF和ZF部门决策事先或事后的监督。网络论坛网民的舆论监督往往是众说纷纭,这就给主观主义决策者有任意选择符合他们自己愿望的观点、主张和意见进行主观主义决策提供了条件,与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不相一致,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相一致. 结果是,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会产生,矛盾和问题如果少会增多。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应取消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不应用名与利来激励奖励学者为名与利而治学,如果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专家学者为个人的名与利治学,科学、客观、公正的学风和文风荡然无存,充其量他们是带着光环拿着特殊津贴的高级乞讨者,而不是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进步而治学的思想者。
就有关问题,当公众需要他们解疑释惑,总是不见他们的踪影,看见,他们是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如果因为没有奖励、没有授予荣誉,他们就出不了社会科学“成果”,这样的“成果”没有也罢。广大人民和广大人民的思想代表者教师和教授,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术争鸣生机泱然的活水和永不枯竭的源泉.
思想解放和学术争鸣也是生产力,因为,思想解放和学术争鸣可以辨别是非,可以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可以选择正确的决策、措施和办法。辨别是非,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选择正确的决策、措施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就能实现生产力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就能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就能实现全体人民期待已久的民主与法治。2010.3.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7 01:18:57
非常赞同楼主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14:12:32
官僚和特权,不是公有制的专利
~~~~~~~~~~~~~~~~~~~
个人奋斗与私有制,没什么好
  
某网民说“养大闸蟹的人一年收入几十万,剥削谁了?都自己养的,技术不外泻!”
在私有制经济里,人们为了争得个人生存与发展,不得不进行个人奋斗。为了个人事业顺利,有时二个人或二个人以上合伙经营什么,这是经营策略,也是在进行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该网民说的“养大闸蟹的人一年收入几十万”。一年收入几十万的人,应属于“成功人士”。
然而,在私有制经济里,在许多“成功人士”队伍当中,有的是真正靠他自己吃苦耐劳和一技之长而获得成功的,也有以权致富的------。
====================================
1、不要嫉妒别人的一技之长,你可以竞争,也可以花钱去购买人家的专利或者技术嘛。古代就有偷拳的杨露禅,结果青出于蓝,另立了门派。
2、官僚和特权,恰恰是公有制的专利,这个不好花钱去购买哟。
==============================
官僚和特权问题,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落实这个理论是很难的,因为官僚和特权是官方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官僚和特权问题需要官方有这样的积极性制定这方面的措施和推行这方面的措施。官方有这样的积极性有待人大监督。
人大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又有待健全人大选举制、质询制和罢免制。人大选举制、质询制和罢免制长期以来不能健全的问题出在哪里,有待探讨。这里要说,公有制(现在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可以解决官僚和特权问题的。
讲人大选举制、质询制和罢免制没有健全,例一,真正需要的《人大代表监督法》没有出台,几年前出台的《人大常委会监督法》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不排除特权阶层用《人大常委会监督法》来排挤了真正需要出台的《人大代表监督法》,排挤了人大监督的主体人大代表的监督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20:57:38
讲法治,理论争鸣应在主流媒体解禁

长期以来,一些ZF官员,掌握行政权力的同时又掌握禁止和限制人民的舆论监督权,使得主流经济学家避开和越过学术领域不同的意见之间进行讨论,利用其受行政权力和主流媒体呵护的发言权,专门在主流媒体上讲ZF官员爱听的话,不讲ZF官员不爱听的话。不允许主流媒体有与其不同的第二种意见的报道。这样,主流媒体不具有监督ZF及官员的作用,

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某些官员私有化意图心令神会,不时地在主流媒体上发表迎合私有化的言论和主张误导舆论,一些私有化的政策、措施、办法以此为依据相续出台。与此行径一样,最近又有媒体称赞重庆ZF某一违反法律规定的行政,是“重大创新”(见6月25日《报刊文摘》《农村土地流转将有重大创新》)。

主流媒体无批评和评说ZF及ZF部门的舆论监督权,ZF也就成了有无限权力的ZF,行政决策“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对社会实行人治管理。一些官员成了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官僚主义者,而不是宪法所要求的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人们看到,先由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主张试探舆论和误导舆论,再由ZF或ZF部门以此为根据制定和出台一项政策、措施、办法、。如此巡回往复,ZF或ZF部门一次次地根据主流经济学家的一面之词决策,离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就越来越远。

宪法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们关注到,一些ZF官员,掌握行政权力的同时又掌握禁止和限制人民的舆论监督权,这种有无限权力的ZF存在不受人民监督的问题,人们提出应建立受人民监督的权力有限的ZF。

为了建设法治国家,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继续解放思想,就应该反对思想新保守主义、新的思想僵化和一切思想禁锢,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争鸣,以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和认识真理,为社会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众所周知,在市场上,任何强买强卖都属于欺行霸市的不道德行为。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上,不允许不同的学派之间进行理论争鸣和不同的意见之间进行学术讨论;在新闻报道方面,不顾人们愿意不愿意听,只报道主流经济学家一方的意见,不报道与之不同的第二种意见,这等于是不让人们有选择那一种意见和支持那一种意见的权利。这与市场上强买强卖不道德行为是不是有点相似?

宪法规定“依法治国”。作为ZF和ZF部门自然是依法行政。当某一决策无法律法规依据时,应该是以人民的意愿为意愿决定舍取。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和办法的制定,其当初的想法,不是产生于ZF官员的主观愿望,而是产生于ZF官员对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了解,即对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了解。这也是“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宪法规定和要求。

某ZF部门一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制定前,为了按人民的意愿办事,为了了解民意,应召开有不同意见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或召开有不同意见参加的听证会,或在媒体上刊登代表不同意见的讨论文章,以此了解民意和征求民意,选择有充分说服力的意见和主张,作为决策的根据。这样也可以让人民知道那一种符合他们自己的意愿,那一种不符合他们自己的意愿,以便于他们选择正确的意见和支持正确的意见。

某ZF部门一项决策出台前,尤其是制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没有召开学术研讨论会或听证会,没有查阅理论界学术刊物有关的学术文章和讨论内容,没有在媒体上刊登代表不同意见的讨论文章,一句没有了解民意、征求民意和通过选择采纳正确的意见作为决策的根据,是有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

长期以来,那种利用ZF或ZF部门的行政权力指使理论界学术刊物不许进行理论争鸣和学术讨论;指使主流媒体不许有与主流经济学家的意见不相同的第二种意见的报道,这种情况,只有利于偏见和错误主张的产生和传播,不利于正确的意见和主张的产生和传播;只有利于一些官员按他们自己的意图和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进行决策,不利于广大人民意愿的表达和按广大人民的意愿决策。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以其一面之词占据主流媒体,这种权利不公平问题和少数人某种程度的文霸作风,难道不应该改一改吗?

实行依法治国,不会是说说而已。实行依法治国,就应该摒弃与法治不符的人治因素,就应该反对学术专制,反对思想禁锢和反对新保守主义,就应该开放主流媒体理论争鸣和学术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争鸣与学术讨论实现全面解禁解冻。2007-08-17 17: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