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92年(同比增长31.3%),93年(同比增长37.3%),94年(同比增长34.5%),由于缺乏吸纳货币的蓄水池,很快在94年出现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公布的CPI数据就已经接近25%。所以94年后,国家管理层痛定思痛,开始了宏观建“坑”的历程。
第一个阶段货币蓄水池(1994年—2000年)就是让民生产业市场化(教育、医疗、房子)。这个坑确实是效果显著,不但飞快吸纳了超发的货币,控制了通货膨胀,还启动了内需。
但是,用绑架民生产业市场化来拉动内需或者是建立吸纳超发货币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短短10几年时间,普通老百姓很快就发现自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于是民怨沸腾消费愈加低迷,拉动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
第二个阶段货币蓄水池(2000年—2011年),是股市与房市。
首先我来谈谈股市,至少在3个层面为管理层分忧解难。第一是为亏损的国有企业买单,在90年代亏损的国有企业是中央财政买单,这让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几乎陷入快要崩溃的地步,后来老朱弄了个分税制——税收中央拿大头,逼着地方成了吃饭财政——才算缓了口气,但还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股市一出来,问题解决了,亏损国有企业由股民买单了。2000年3.15老朱答记者问时是这样说的:“中国的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文盲们在炒股票前建议学习这段话,至少10遍。
第二就是货币蓄水池了。资料,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用了100年,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中国用了20年时间,已经发行了2000多只股票————文盲们在炒股票前建议学习这些数据,至少10遍。
第三,就更不得了,吸纳超发的货币再蒸发掉。资料:从2003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货币供应也越发难以控制,2003年我国货币供应21.92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40.34万亿元,于是2007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巨大。这使得通过股市蒸发财富,消灭购买力成了重要的选项,随后中国股市惨烈大跌,到2008年10月,深沪2市蒸发的市值已经超过20万亿元!无数升斗小民数十年积累的财富被洗劫一空,但,通货膨胀却总算抑制住了。
提醒:2007年5月首先是猪肉价格飞快突破20元大关,5月30日,股市突然惨烈大跌,时间节点上惊人的重合耐人寻味。2010年开始物价一路攀升,股市也连连下跌,惨不忍睹。
结论:在通胀压力巨大的时候,股市不可能出现牛市(想一想,如果牛市了,股民解套了把资金投向民生领域,通货膨胀更加无法控制),所以,在你生活压力最大的时候,往往股票都只能割肉——很残酷,却是真实的经济真相。所以,炒股票研究什么K线图还不如关注猪肉的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