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非你莫属”这个节目2012年1月9日的视频录播,对刘俐俐这个应聘者的表现感到很意外。我在想,如果我是一个面试官坐在台上的话,我对她是什么评价呢?
首先声明的是,我对这个应聘者的评价是基于我的面试经验。我参加并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2轮),微软亚洲工程院(3轮),微软亚洲研究院(3轮),惠普中国研究院(2轮),百度(3轮)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轮)的面试,总的面试次数15次。我同时也了解到了很多同学朋友参加面试的经历。
基于求职者的10,000元以上人民币的月薪要求,我对刘俐俐这个求职者的评价是:背景一般,专业能力一般,心理素质差,不建议录用。
1. 首先说背景——最高学历大专。这样的最高学历在没有主要相关经验且目标月薪为10,000以上的求职者中只能称为一般,非常一般。鉴于高中在新西兰念的并有华尔街英语教学经验,英语日常交流水平有加分,并且知道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但综合考量,背景一般。这里我想稍微提一下海外留学的问题。海外留学只是说明你在国外学习过,仅此而已别无其他。
2. 再者说能力。月薪10,000的文书工作者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求职者没有相关经历描述和任何奖项证书等,但是自己认为优势是勤奋和脑子快。既然是文书工作,那么文字组织能力应该较为突出。但在现场的对话中,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比如在解释自己脑子快时,说”刚才不就脑子很快嘛?“;询问家庭情况时回答”父母健在“,解释英雄双行体时说”一般人没有读过“,回答华尔街英语经历时称”在华尔街一个月两万是很丢人的事“等。如若应聘IT民工,语言基本合格,但作为一个高薪文字工作应聘者,文字组织能力不及格。综合考虑,能力一般。
3. 进一步说心理素质。现场主持人态度不够宽容比较苛责,对求职者造成了一定压力。在面对压力的过程中,求职者表现较差。求职者在面对压力时,表现紧张而具有攻击性。对于面试官公开指责,缺乏职业素养。求职者没有化解矛盾而是进一步深化了矛盾,以此来分析可知求职者心理素质较差,处事不冷静缺乏思考。
基于以上三点,不建议录用。
我的评价比较保守。如果以应聘过程来看,客观的评价应该更差。说实话,我见过的面试官里比这个吓人的多的是。某个面试官直接就说“你们做的科研就是为了钱的,没价值”。也有很多人常说,微软的面试是给员工用来撒气解压的,被指责鄙视那是常有的事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要你,他们需要看你的反应和态度。只有在压力下,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一个公司有时面试10几轮,你以为都是在考你职业技能吗?能力这东西3轮就全看明白了,其他全是考你的性格处事等。
说到这场电视面试呢,我觉得主持人的不宽容恰恰还原了一个更真实的面试环境。刘俐俐作为一个24岁的求职者,表现出的不成熟和不专业是令人诧异的。面试不是搞慈善,没人在乎你的心路历程,没规定说一定要和颜悦色。面试是一个企业在评估你的价值。证明不了自己的价值,就不会被录用。
我不想对主持人发表评价(因为他不重要,他不是boss不能发offer,他在这次面试中更像是一个压力和干扰的来源)。但我觉得如果我是主持人,我不会那么客气的。如果你觉得残酷,那说明你真的太幼稚了。(这句比较伤人,不好意思)
注释:这是一篇个人日志类文章,我在进行换位思考,无意宣传,更无意蛊惑各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