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95 1
2012-01-21
“超级马里奥”为何需要帮助?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两个马里奥——意大利新任技术官僚总理马里奥•蒙蒂(Mario Monti)和刚刚走马上任的欧洲央行(ECB)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能拯救欧元区吗?不能。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二人带来了相当不俗的务实政策。没有这种务实的态度,天生具有缺陷的欧元区将无法幸存。决策者必须更具合作精神,同时还必须更加灵活。崩盘的经济和政治成本是如此之大,人们只有祈祷好运了。也许,这两个马里奥会把政策引向更见成效的方向。

草动知风向。
第一根稻草是欧洲央行去年12月份宣布的新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在银行倍感融资压力之时,以欧洲央行平均基准利率(目前为1%)获得3年期贷款,且不会因此留下污名,这对欧元区银行来说,实在是无法拒绝的好事。首批共有523家银行获得了4890亿欧元的贷款。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要“爆炸”了。这是德拉吉走出的大胆而巧妙的一步,或许也是眼下最有利于他明哲保身的一步。
欧洲央行提供的低息长期贷款,应有助于稳定欧元区金融体系。至于它能否稳定主权债务市场,答案尚不得而知。由于欧盟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要求欧洲各银行提高其资本金水平,大部分欧洲银行可能不愿购买风险国家的债务。不过,各国国内的银行也许会出于压力而做出不同的决定。这将有助于为易受冲击的ZF提供资金支持,但同时也会增加本国银行面临的风险。这种风险是惊人的:根据让•皮萨尼-费里(Jean Pisani-Ferry)为布鲁塞尔智库Bruegel撰写的一篇文章*,2011年年中时,28%的西班牙国债及27%的意大利国债均为它们本国的银行所持有。


第二根稻草是马里奥•蒙蒂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达出的一种意愿:他愿意劝说债权国采取更多举措来降低意大利的借贷成本,他甚至警告说,假如这些国家袖手旁观,将遭到外围国家选民的“强烈反对”。蒙蒂目前所处的位置使他说出这番话时,显得格外掷地有声。如果他不说,还有谁能说呢?现在不说,更待何时?他是一名备受尊敬的官员,坚定地支持欧洲一体化,并对德国在竞争、财政及货币稳定性上的态度深表赞同。欧元能否继续存在(至少是以现有形式存在下去),也许就要看蒙蒂能否取得成功。他的失败无疑将引发灾难。
德拉吉和蒙蒂正着手应对两个相互交错的难题:银行业体系的脆弱性,以及较弱国家目前不可持续的借款条件(见图表)。但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难题。因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激进程度,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的。
皮萨尼-费里的上述论文,以及与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euven)的保罗•德•格劳威(Paul De Grauwe)合著的另一篇文章,**指出了有待解决的更深层次问题。前者认为,有关改革的辩论将重点放在了财政纪律上,尽管违反这些财政规则并不是引发当下危机的主要原因。私人贷款者和(在许多情况下)私人借款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同样难辞其咎。两篇文章都指出,需要理解的是欧元区架构的脆弱性,这体现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对公共债务不负任何连带责任;对主权借贷不提供货币支持,即便是在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以及主权国家与本国银行之间联系过密(见图表)。

欧元区主权债务的风险息差有一个显著特点:它们要高于自己拥有央行的高收入国家主权债务的风险息差,比如英国,尽管这些国家的赤字或债务水平有时甚至超过了那些具有可比性的欧元区国家。这就是为什么法国对其评级遭下调、而英国却依然(暂时)保留AAA评级感到恼火的原因,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些“次级主权”债务的投资者正面临流动性风险,这随时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危害。

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并不是实力较弱的欧元区国家受到的唯一威胁。它们还面临着一项调整任务,任务的艰巨程度超过了实行灵活汇率的国家进行调整时的难度。然而危险在于,金融危机给欧元区国家造成的破坏性,使它们失去了在竞争问题上完成改变所需的时间。以意大利为例,高利率环境,加之实行财务紧缩的脆弱的银行,二者的结合可能引发漫长而严重的衰退,而随着结构性赤字的下降,还会引起周期性财政赤字的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大国要想通过紧缩之路恢复健康,只会是徒劳无功。没有哪个现代民主国家拥有无穷无尽的耐心。市场深知这一点,也将相应地做出反应。
皮萨尼-费里指出,一些改革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迈向真正的中央监管,为银行提供支持;对欧洲央行进行改革,使之成为一家现代中央银行;或是建立某种类似财政联邦制度的体制。所有这些要实行起来,都将困难重重,而且都不大可能获得同意。然而,如果没有其中一些变革,则很难走出危机,实现一种更加稳定的局面。假如现状难以为继,而又不想看到四分五裂的局面,则必须选择改革,尽管这将很痛苦。
如果想知道这些必要的改变为何会如此之难,答案也许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建立欧元区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场“赌注”,“押注”的是成员国的“欧洲”公民们将做何感想。目前来看,答案“还不够充分”,甚至可能“越来越不充分”。其次,它是对另一件事情的“押注”:出现危机时,成员国能否就危机原因达成共同的判断,并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上述“诊断”和解决方案依然没有出现。最后,它还是一场“赌注”:一旦出现危机,领导力便会应运而生。再一次,我们仍在等待我们所需要的远见卓识。

然而,失败的代价是如此之高,我们必须将各国内部及欧元区改革的可能性维持下去。德拉吉领导下的欧洲央行能对此有所助益。同时,蒙蒂也有能力诱哄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成员国参与到改革中来。面对债权人的权势,他敢于讲真话。债权人应该洗耳恭听。
*《欧元危机和新三元悖论》(The Euro Crisis and the New Impossible Trinity),2012年1月
www.bruegel.org
**《主权风险的错误定价及欧元区的多重均衡》(Mispricing of Sovereign Risk and Multiple Equilibria in the eurozone),2012年1月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1 12:23:45
感谢楼主分享,希望看完能有所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