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61 5
2012-01-24
亲爱的武大校友们:
    在美国,这里还在放圣诞假呢,可我的心却没有跟着放假,我时时刻刻还关注着这
边。应他,也就是“天才中的天才”的要求,我想我在这里冒昧地给大家说点什么吧。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
   
    最近,我的心一直被今日美国上一个叫吴孟超的老人给牵动着。他和他的老师在他
拿到国家科技最高奖后,当着记者痛斥那些因为钱就不看病的医生。两个古稀老人,勇
气却如此的不寻常。现在已经很难再寻找这样的勇气了。
   
    曾几何时,我把21 世纪的E-Generation 想象的无比的美好,认为他们一定能发展
中国,重振国威。但我错了,或许,和60 年代的美国一样,我们也已经有了垮掉的一代
。在陆步轩之后,京师大学堂又走出了一个“失败”者,一个在家乡卖糖葫芦的北大毕
业生。大家听说了吗?反正我是在net 上看到了。和陆步轩暴光时的一片哗然不同,这
一次没有什么震动。是人们理智了吗?不,是麻木了。这个社会已经不再看重什么京大
学的文凭和学位,北京大学,鲁冠球不也是个农民吗?潘刚不也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这个
谁也没听说过的地方出来的吗?大学算什么?学问算什么?浮躁和激进充斥着人们的头
脑,一个崭新的娱乐时代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覆盖整个中国。
   
    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看过一部叫《地平线》的影片,英国BBC 广播电视台的。我
在收费频道的discovery 上看过,把我,真的看得哭了。Andrew Wiles那种8 年如一日
,守口如瓶专心致志于一个看似毫无实际价值的Fermat Last Thereom 的勇气,带来了
整个数学史的改变和21 世纪史学的新发展。邓中翰,一个改变了Sony 创始人盛田昭夫
对中国芯片看法的人,却没有多少人知道。Baidu 的老板李彦宏,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
他的毕业院校是北大和纽约州立大学这样的地方。陈省身,凭一己之力就让世界数学家
大会在中国召开的伟大学者,却很多人不懂装懂的说是MT 毕业的。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
,学术,科学,人文,进取,这样过于跟不上时代的令普通人感到陌生的词汇在今天的
世界里已经失去了尊严。事实上,超级计算机的准确概念的普及程度肯定是不如超级女
生的。至少,我还在国内的时候,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超级女生的威力的。
   
    就业一直是中国大学生的敏感话题。现在充斥着校园的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感,是对
中国体制的漫骂,是对自己前途的没有信心,以及对母校的指责。有些人是有资本这么
做的,但大多数人,是没有资本这么做的。
   
    现在很多学生都说教材编的不好,但说实话,能够把教材里讲的内容基本复述清楚
理清关系的又有几个?既然有人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专家编的教材好不好呢?
很多孩子说课程安排不合理,让他们就业很困难,理论上不去,实践又没有学到,导致
就业竞争力很低。我要说的是,才读几年书啊?孩子们,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课程
的设置呢?连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都还不了解的人,又谈什么课程结构呢?不合理是
肯定存在的,但这也是和中国现实紧密联系的。但我认为这绝对不应该成为学生们找借
口的理由。 说理论上不去,请问,有几个学生是从大一到大四认认真真的阅读完每一门
专业课至少3 本学术著述或参考习题集呢?理论,理论不是逃课和社团活动能培养出来
的。说知识面不宽,知识结构不合理,其实这多半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以马字开头的课
程为例,我在国内这边读书的时候,我可没有现在的学生这么消极。我觉得,取精华去
糟粕,讲的不对的,就不看,马爷爷还是讲了很多对的嘛?那就应该多看看啊,连西方
资本主义社会都尊为历史上影响人最大的10 个人之一的Karl Max 在中国却被人丢进垃
圾桶,只有两个字形容:无知。而其他的各方面知识,请问:中国四大名著几个人看完过
?《战争与和平》谁看完过?《通论》谁研读过?《国富论》呢?《舰船知识》呢?开
玩笑,知识面,知识面可不是看《梦里花落知多少》能得到的。郭敬明,他又算得了什
么呢?小丑罢了。
   
    说实践能力不强,武汉大学的社团活动,有哪一个是由学生自己的创意诞生出来的
?又有哪一个活动能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有哪一个是在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走
的?好的没从国外学,坏的都学到了。一个学生会的学长,说四年除了抽烟喝酒什么都
没学会,奖学金制度的黑暗程度想必大家都知道。当年我读的学院学生会干部加的分比
发表sci 论文高10 倍。嘿嘿!这是什么地方。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要源于扎实的功底
的。我当年在湖北省最好的高中读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告诉我:“素质教育不是会唱歌
,会跳舞,会打球,会画画,会辩论,会走台,素质教育是教一个人培养广泛高雅的志
趣,学习扎实丰富的知识,掌握系统综合的能力,去解决他希望解决的问题。”综观现
在的大学生,都在高考这个所谓应试的终结后全部选择走素质教育路线,脱离书本,整
天醉心于社会所宣传的“能力的锻炼”中去,其实呢?学到了什么啊?办点小报纸,开
点小会,搞几个交际舞会就是能力?大学不是职员的培训机构。尤其是武汉大学这样的
一流大学不该这样的。在美国这边,还应试些呢!Columbia 的一个教授亲口对我一个认
识的人说,告诉你们吧,我们在选研究生时最看中的,还是GRE 的成绩!!而sat(美国
高考)的权重在一流大学里仍然占了40%!TOEFL,TOEIC或者BEC,这都是国际标准化的
考试,我们国家的高考,四六级还不是呢,人家的企业动辄要两t 的成绩,不够高还不
要。连考试都要搞国际标准,能说只有中国应试吗?

    就业,就业不是要一群基本功不扎实的家伙。复旦校园网搜索引擎的创立者,后来将其
市场化,开复旦大学之先河,被邀请到美国Google总部应聘,结果被李开复亲手送回来
了。为什么?他的成绩单实在是太烂了,Mr. Lee一说要成绩单他就傻眼。企业需要大学
生的即战力,但不是最需要,因为如果需要即战力就不要大学生要的是有经验的成手了
。话说的好听有什么用啊?搞关系,会做事再会搞关系才有用。所谓social Experienc
e 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不会做事再会搞关系,会说话,那些老板自己也需要员工
来创造财富的,要一个草包不会做事,老板自己不赔本吗?其实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以
后在3-5 年内能不能培养成骨干,也就是说潜力的问题。而成绩和学业当然是最能证明
你有扎实功底和良好素质的第一指标。
    所以实际上,我们除开像一些报纸上刊登的华科中文系女生7 万年薪应聘TenCent 或者是应聘面试江大学生战
胜华科学子这样的很少数
的被过分放大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大量在面试中受到青睐的学生仍然是学习成
绩优异,技术能力过硬,有一定科研经验或者真正企业实习经验的传统的好学生,不论
在国内还是在这边都是这样。而那些看似social Experience 很丰富但学业一般的学生
,却往往华而不实,在被用人单位看穿后,很容易失败;而且就算应聘成功,基本功和
知识储备不过硬的后果往往是很快就江郎才尽,这是我们年轻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像Mi
crosoft ,宝洁,Siemens这样的国际精英企业,其实是非一流名校高才生不用的。就不
用说来这边读书的孩子们了,北大04 毕业的物理化学方向跟我一起过来的一个班来了2
7 个,而且总共一个班就30 个人啊。武汉大学,全化学系总共才就 13个offer。差距呀
!其实在77 年的时候武汉大学能出国深造的精英们和北大的数量是不相上下的,但现在
呢?出国,那是少数牛人的事情。出国?不也是为了找工作吗?况且有个好文凭又怎么
样?是呀,出国,并不是那么被人感冒的,现在的人除了生活消费上崇洋外其他方面已
经不崇洋啦。说多了,别人还以为有卖弄炫耀之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4 16:08:02
有一定的道理。从自身角度说,应摒弃人云亦云的浮躁心态,增长自己的见识,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踏实笃定地向目标前行。能找到好的工作不是因为有好的实习经历,有好的实习不全是因为会交际,不能只注重人际交往的培养而忽略基本知识和内在素质的培养。现代社会,要的是全面的人,而不是只有一面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4 18:05:52
gongchg04 发表于 2012-1-24 16:08
有一定的道理。从自身角度说,应摒弃人云亦云的浮躁心态,增长自己的见识,培养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 ...
是啊,不过现在的社会浮躁的风气太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4 21:04:19
想顶起来,再细细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7 19:52:41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1 10:48:34
corybuffett 发表于 2012-1-24 13:34
亲爱的武大校友们:
    在美国,这里还在放圣诞假呢,可我的心却没有跟着放假,我时时刻刻还关注着这
边。 ...
谢谢分享,仔细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