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55181 281
2007-12-06
<p><font color="#ee1111">回复帖不利于讨论交流(如花版主语),故本版主将其修改。希望网友以后不要再设置成回复。</font></p><p>一个武大毕业生的公开信<br/>Prince 发表于 2007-12-1 19:44:00<br/>一个武大毕业生写的,发人深省</p><p>武大01级的一位校友写的,现就读于Medicine Department,Cornell Univ. </p><p>亲爱的武大校友们:</p><p>    在美国,这里还在放圣诞假呢,可我的心却没有跟着放假,我时时刻刻还关注着这边。应他,</p><p>也就是“天才中的天才”的要求,我想我在这里冒昧地给大家说点什么吧。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 </p><p>    最近,我的心一直被今日美国上一个叫吴孟超的老人给牵动着。他和他的老师在他拿到国家科</p><p>技最高奖后,当着记者痛斥那些因为钱就不看病的医生。两个古稀老人,勇气却如此的不寻常。现</p><p>在已经很难再寻找这样的勇气了。</p><p>    曾几何时,我把21 世纪的E-Generation 想象的无比的美好,认为他们一定能发展中国,重</p><p>振国威。但我错了,或许,和60 年代的美国一样,我们也已经有了垮掉的一代。在陆步轩之后,</p><p>京师大学堂又走出了一个“失败”者,一个在家乡卖糖葫芦的北大毕业生。大家听说了吗?反正我</p><p>是在net 上看到了。和陆步轩暴光时的一片哗然不同,这一次没有什么震动。是人们理智了吗?不</p><p>,是麻木了。这个社会已经不再看重什么京大学的文凭和学位,北京大学,鲁冠球不也是个农民吗</p><p>?潘刚不也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这个谁也没听说过的地方出来的吗?大学算什么?学问算什么?浮躁</p><p>和激进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一个崭新的娱乐时代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覆盖整个中国。 </p><p>    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看过一部叫《地平线》的影片,英国BBC 广播电视台的。我在收费频道</p><p>的discovery 上看过,把我,真的看得哭了。Andrew Wiles那种8 年如一日,守口如瓶专心致志于</p><p>一个看似毫无实际价值的Fermat Last Thereom 的勇气,带来了整个数学史的改变和21 世纪史学</p><p>的新发展。邓中翰,一个改变了Sony 创始人盛田昭夫对中国芯片看法的人,却没有多少人知道。</p><p>Baidu 的老板李彦宏,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毕业院校是北大和纽约州立大学这样的地方。陈省</p><p>身,凭一己之力就让世界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召开的伟大学者,却很多人不懂装懂的说是MT 毕业的</p><p>。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学术,科学,人文,进取,这样过于跟不上时代的令普通人感到陌生的词</p><p>汇在今天的世界里已经失去了尊严。事实上,超级计算机的准确概念的普及程度肯定是不如超级女</p><p>生的。至少,我还在国内的时候,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超级女生的威力的。</p><p>    就业一直是中国大学生的敏感话题。现在充斥着校园的是对中国教育的反感,是对中国体制的</p><p>漫骂,是对自己前途的没有信心,以及对母校的指责。有些人是有资本这么做的,但大多数人,是</p><p>没有资本这么做的。 </p><p>    现在很多学生都说教材编的不好,但说实话,能够把教材里讲的内容基本复述清楚理清关系的</p><p>又有几个?既然有人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专家编的教材好不好呢?很多孩子说课程安排不</p><p>合理,让他们就业很困难,理论上不去,实践又没有学到,导致就业竞争力很低。我要说的是,才</p><p>读几年书啊?孩子们,你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课程的设置呢?连本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都还不了</p><p>解的人,又谈什么课程结构呢?不合理是肯定存在的,但这也是和中国现实紧密联系的。但我认为</p><p>这绝对不应该成为学生们找借口的理由。 说理论上不去,请问,有几个学生是从大一到大四认认</p><p>真真的阅读完每一门专业课至少3 本学术著述或参考习题集呢?理论,理论不是逃课和社团活动能</p><p>培养出来的。说知识面不宽,知识结构不合理,其实这多半是学生自己造成的。以马字开头的课程</p><p>为例,我在国内这边读书的时候,我可没有现在的学生这么消极。我觉得,取精华去糟粕,讲的不</p><p>对的,就不看,马爷爷还是讲了很多对的嘛?那就应该多看看啊,连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都尊为历史</p><p>上影响人最大的10 个人之一的Karl Max 在中国却被人丢进垃圾桶,只有两个字形容:无知。而其</p><p>他的各方面知识,请问:中国四大名著几个人看完过?《战争与和平》谁看完过?《通论》谁研读</p><p>过?《国富论》呢?《舰船知识》呢?开玩笑,知识面,知识面可不是看《梦里花落知多少》能得</p><p>到的。郭敬明,他又算得了什么呢?小丑罢了。 </p><p>    说实践能力不强,武汉大学的社团活动,有哪一个是由学生自己的创意诞生出来的?又有哪一</p><p>个活动能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的?有哪一个是在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走的?好的没从国外学,</p><p>坏的都学到了。一个学生会的学长,说四年除了抽烟喝酒什么都没学会,奖学金制度的黑暗程度想</p><p>必大家都知道。当年我读的学院学生会干部加的分比发表sci 论文高10 倍。嘿嘿!这是什么地方</p><p>。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要源于扎实的功底的。我当年在湖北省最好的高中读书的时候,我的班主</p><p>任告诉我:“素质教育不是会唱歌,会跳舞,会打球,会画画,会辩论,会走台,素质教育是教一</p><p>个人培养广泛高雅的志趣,学习扎实丰富的知识,掌握系统综合的能力,去解决他希望解决的问题</p><p>。”综观现在的大学生,都在高考这个所谓应试的终结后全部选择走素质教育路线,脱离书本,整</p><p>天醉心于社会所宣传的“能力的锻炼”中去,其实呢?学到了什么啊?办点小报纸,开点小会,搞</p><p>几个交际舞会就是能力?大学不是职员的培训机构。尤其是武汉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不该这样的。</p><p>在美国这边,还应试些呢! Columbia 的一个教授亲口对我一个认识的人说,告诉你们吧,我们在</p><p>选研究生时最看中的,还是GRE 的成绩!!而sat(美国高考)的权重在一流大学里仍然占了40%</p><p>!TOEFL,TOEIC或者BEC,这都是国际标准化的考试,我们国家的高考,四六级还不是呢,人家的</p><p>企业动辄要两t 的成绩,不够高还不要。连考试都要搞国际标准,能说只有中国应试吗?</p><p>就业,就业不是要一群基本功不扎实的家伙。复旦校园网搜索引擎的创立者,后来将其市场化,开</p><p>复旦大学之先河,被邀请到美国Google总部应聘,结果被李开复亲手送回来了。为什么?他的成绩</p><p>单实在是太烂了,Mr. Lee一说要成绩单他就傻眼。企业需要大学生的即战力,但不是最需要,因</p><p>为如果需要即战力就不要大学生要的是有经验的成手了。话说的好听有什么用啊?搞关系,会做事</p><p>再会搞关系才有用。所谓social Experience 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不会做事再会搞关系,会</p><p>说话,那些老板自己也需要员工来创造财富的,要一个草包不会做事,老板自己不赔本吗?其实企</p><p>业最看重的是学生以后在3-5 年内能不能培养成骨干,也就是说潜力的问题。而成绩和学业当然</p><p>是最能证明你有扎实功底和良好素质的第一指标。所以实际上,我们除开像一些报纸上刊登的华科</p><p>中文系女生7 万年薪应聘TenCent 或者是应聘面试江大学生战胜华科学子这样的很少数的被过分放</p><p>大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大量在面试中受到青睐的学生仍然是学习成绩优异,技术能力过硬</p><p>,有一定科研经验或者真正企业实习经验的传统的好学生,不论在国内还是在这边都是这样。而那</p><p>些看似social Experience 很丰富但学业一般的学生,却往往华而不实,在被用人单位看穿后,很</p><p>容易失败;而且就算应聘成功,基本功和知识储备不过硬的后果往往是很快就江郎才尽,这是我们</p><p>年轻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像Microsoft ,宝洁,Siemens这样的国际精英企业,其实是非一流名校高</p><p>才生不用的。就不用说来这边读书的孩子们了,北大04 毕业的物理化学方向跟我一起过来的一个</p><p>班来了27 个,而且总共一个班就30 个人啊。武汉大学,全化学系总共才就 13个offer。差距呀!</p><p>其实在77 年的时候武汉大学能出国深造的精英们和北大的数量是不相上下的,但现在呢?出国,</p><p>那是少数牛人的事情。出国?不也是为了找工作吗?况且有个好文凭又怎么样?是呀,出国,并不</p><p>是那么被人感冒的,现在的人除了生活消费上崇洋外其他方面已经不崇洋啦。说多了,别人还以为</p><p>有卖弄炫耀之嫌呢。 </p><p>    过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交事宜已经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封闭的象牙塔这样的名词完全不适用</p><p>于当代的学生。不要说书呆子,现在的学生连成为书呆子的勇气都没有了。连上课记不记笔记这样</p><p>的中学生才问的问题居然在某些大学的论坛上被热烈地讨论,不知道是智力的退化还是时代的悲哀</p><p>。一位教授说:"过多的社会时间或所谓能力的锻炼把学生的心弄野了,根本无心读书,对书本知识</p><p>不屑一顾。这是很危险的。"对这个看法,我举双手赞成。上课的时候逃课,考试的时候突击。国</p><p>内总说研究生就业形势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嘿嘿,有几个考研的是不是就业压力大被逼考的或者</p><p>跟风考的或者想混文凭,而是真真切切的说想要追求知识和能力很早就做好当研究生的准备的人?</p><p>考完研了就以为人生奋斗结束了,混文凭的,学术懒惰的,学术欺诈的,甚至学术盗窃的,跟导师</p><p>拉关系的,跟老师不惜发生性行为的混学位,一些大学里有几个女研究生做这样的事我就不说了。</p><p>记得以前还曝光过。嘿嘿。钱,权,色,怪不得邹恒甫先生在班上怒骂班上一群人渣,只知道钱和</p><p>女人,根本无心学术和研究。其实,又何止邹先生一个班是这样呢?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总的</p><p>来说,同学们,要知道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职业培训机构。来大学,学习的是思想,培养的是</p><p>创新能力,造就的是领袖社会的精英,一流大学尤其是这样。 Euclid 曾经对奴仆说,让他给一个</p><p>想要问学几何能干什么的学生一个金币然后驱逐他走,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得实利。如果想从学习</p><p>中获得实际的工作技巧和工作能力,学那些能够一被聘用马上就能派上用场的practical Skills,</p><p>那最好去career Training Camp了。大学不是就业的训练场,是让人修炼的地方,是修炼,修行,</p><p>修身养性,寻求自我发展。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求知,好好的钻研,能力到了,不会被别人不要的</p><p>。很多学习好的是书呆子,但不要觉得不是书呆子就是不用学习好。现在的社会已经减负减过头了</p><p>,已经偏离了方向。学习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能力也需要自己从自己所学的东西里</p><p>去提炼。这些,并不是一个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期末考试成绩能表达的。 </p><p>    我们中国的80 后一代自称是阳光的一代人,青春的一代人,是新新人类,是e 世代。但很有</p><p>可能现在要成为the Beaten Generation 了。我们已经很久很久缺乏真正的感动,缺乏真正的关怀</p><p>,缺乏真正的追求,我们有的只是就业,考研,保研,公务员,女人,傍大款,超女,酒精,香烟</p><p>还有就是彩妆。这个娱乐时代下,浮躁的心理已经在整个社会蔓延开来。现在连大学都难以幸免,</p><p>学生们用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每一部分宣称着自己和前辈们的不同,不仅是生活的,也有成就上的,</p><p>当然很可能是成就不如他们啦。我妈妈那一代人,武汉大学77 级化学专业,那时候多少学生挤到</p><p>数学院听数学课,到物理系听物理课?那时候,我妈妈他们挤着要去争通宵自习室的座位,生怕学</p><p>习时间比别人少了。那时候我妈妈他们有全校的元旦联欢,中文系的出灯谜,外语系的唱英文歌,</p><p>数学系的人出智力题,物理系和化学系的人变小魔术,生物系的人展出病毒标本,那个时候真的好</p><p>丰富,有创意。我妈妈他们那个时候老师很多都是工农兵学员,水平根本不行,很多问题都是学生</p><p>自己研究,学生自己上讲<br/>台讲,现在学生连书都懒得翻了,还讲题呢。我听我的一个小朋友说,他亲眼在湖滨食堂一楼的一</p><p>个书店看见一个女研究生,说被教授逼着来买varian 的intermediate Microecon,还说太厚,不</p><p>想买。简直是傻子,她知道varian 是谁吗??</p><p>    我们需要拯救这个时代,一个连超女都能成为文化标志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点小小的自恋,一</p><p>点小小的自尊,一点小小的勇气,一流大学的学生,就要拿出点骄傲的勇气来,一种哪怕不近世事</p><p>的狂傲,这是非常可贵的进取精神。2006年,我们需要时代的救赎。到美国也有半年了,我深深感</p><p>受到这里学生的进取和睿智,还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人文关怀。国内的〈作家文摘〉上曾经刊登过</p><p>一篇文章,叫学在Yale。i Can Really Prove It True,because It Is Widely Heard Of In </p><p>Chinese Students Here。有个Yale 门口卖花的女士,卖的是不知道哪里摘的野花,很贵,一美元</p><p>一朵,一个Yale 的学生问她,为什么这么贵,她说她就指望哪个好心人买一朵,一美元才够她生</p><p>活一天。她说警察经常欺负她,打她,不让她卖。后来,Yale 的学生真的亲自看到了警察欺负她</p><p>时,他上前愤怒的制止了。后来, Yale的学生完全自发的组织起来,捐了7000 多美金,请了new </p><p>Haven 当地最好的律师,帮小女孩打赢官司,成功保释她。然后又帮助她谋到了一份正规的工作,</p><p>让她能自立更生。说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要哭了。</p><p>Yale 的校长曾经说:”Yale 大学建在new Haven 这个落后的小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校里接</p><p>受美国最好的精英教育的同时,能够在new Haven 这个贫穷的城市里体察美国最低层的民情,从而</p><p>感受到一种最深层次的最强烈的冲击和感触。这,是学生一生都用之不尽的财富。” 希望我们的</p><p>学生们也能记住这句话,也去拥有这样珍贵的感悟。武汉大学培养的不是普通人,是千万中选一的</p><p>精英份子。不要拿太一般的要求去要求自己,也不要太多的关心一些太一般的事。志存高远,这是</p><p>一切美好和灿烂前程的开端。</p><p>Cornell或者Princeton为什么比武汉大学强?因为这里也有几乎赶上武汉大学的美丽风景(我永远</p><p>认为我的母校最美),有漂亮的树林,有广阔的草地,更重要的是Princeton的一句老</p><p>话:Grassland Is Not For Looking,but Is For Sitting And Studying。在这里,80%的学生在</p><p>阳光灿烂的中午(不排除堕落分子和纨绔子弟),都会选择中午拿着简单的免费午餐,带上一两本</p><p>书,拉上几个同学,可以完全自由地随地坐在一颗大树的树阴下,边吃边讲,亢奋地让思想的种子</p><p>在大树下的泥土里发芽,长大…… </p><p>武汉大学里到处是车,经常有演唱会,舞会,模特表演,就业讲座等等。到处是活动的海报和协会</p><p>的展览台,还有就是小贩的地摊和人群们悠闲的脚步。“看一个大学的好坏,看里面人的脚步的速</p><p>度就知道大概了。”这是华中科技大学一个老师的名言。希望在将来回到母校回忆人生的时候,能</p><p>少两场演唱会,多两场辩论会;少几次就业知道和财富创业的讲座,多几次学生自己演讲的自己讨</p><p>论的讲座;少几次新东方报告会,多两次学术报告会。希望能够看见,在将来的一天,武汉大学的</p><p>道路会变得更加洁净,宽敞,樱园的情人坡下,桂园操场的草地上,梅园李达塑像的树林里,枫园</p><p>珞珈山的山道旁,到处都有进步的青年们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行色匆匆地奔向各自美好的未来。希</p><p>望胡适先生近百年前说的话成真吧:要看到进步青年的影子吗?不要去燕园,去武昌珞珈山看看罢</p><p>。</p><p>代表所有在我们这个program的中国学子,向你们祝贺新年好,春节快乐,学业有成!永远爱我的</p><p>祖国和母校。</p><p>From D.Mcchalyest And All Chinese Students<br/>In Medicine Department<br/>Cornell Farm<br/>Day Hall Lobby<br/>Ithaca Ny14853<br/>2006.1.07</p>

[此贴子已经被sfhsky于2007-12-7 8:37: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6 15:47:00

那就回复把 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5:48:00

顶一下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5:50:00
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5:51:00
hoa[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6 15:55:00

目弟 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