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不应怀旧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卢克•约翰逊
周末,我花了几个小时怀着忧郁的心情在一处我曾拥有10年的场所周围徘徊。在最鼎盛时期,这里曾是一派热闹景象。但现在这里已被出售,买家将在下周接管。
我对这一资产处置并不感到后悔,不过向一家苦心经营了这么久、如今却已关门不再受人关爱的企业说再见,仍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因为正如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所言:“走在一个寂静荒凉的地方,想起当年该地的繁华热闹,再没有比这更使人油然生起一种深深的寂寞之感。”
但在商界,太多的怀旧是致命的。进步的步伐永不停歇,是阻挡不了的,而无论人们对过去的辉煌有多么怀念。看看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摄影领域的领军企业柯达(Kodak)等企业巨擘吧。其根本宗旨无非是捕捉记忆。数字图像不可阻挡的崛起,让卤化银胶卷走向灭亡,这似乎压垮了这家美国企业巨擘。柯达曾努力让自己脱胎换骨,首先是在数字相机领域,然后是打印机。但这永远无法取代昔日胶卷业务带来的那种利润率和现金流。如今,该公司正忙于出售其专利组合,避免破产。
所有公司都会在一定时候面临这种命运。5年后,谁还会阅读印刷报纸和杂志?甚至连纸质书都很有可能消失,到时候出版社究竟怎么保持利润呢?在我看来,传统广播机构或皇家邮政(Royal Mail)等邮政公司似乎不可能长期维持其经济模式。同时,在亚马逊(Amazon)等在线商家的攻击之下,传统零售商正被击垮。未来几年,它们必须屈服或做出彻底的调整。
然而,全新的一代数字媒体和零售商正在崛起,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商品。持续、痛苦的重组是资本主义社会自我重生的方式。
我非常担心的是,随着年岁增长,我们不可避免地变得更为谨慎。这种自然倾向是不理性的,因为随着我们接近生命的终点,我们应该承受得起更多风险。但人类的天性不是这样的。多数人对亏损的憎恨,要远远超过对获利的享受:因此投资行为偏重于保值,而非进行如果成功有望带来巨大收益的大胆尝试。在英国,50岁以上的人掌握着全部资产的80%以上,因此他们的要求决定着金钱的流向。
欧洲的人口结构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正逐渐变成耆英政治。我担心,伴随年老而来的保守态度,可能会扼杀主动性和活力。但我们仍应当创造出新的企业来挑战现状,用新的科技和思想来取代旧秩序。毕竟,正如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所言:“过去的伟大成就属于过去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