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是历史原因,一些岁数较大的老教授可能经过当年文革动荡的年代,耽误了一些学习的机会,个人能力有一些不足,长期只从事教学工作,而在学术上自己放弃了,当然也有很多拥有同样经历的教授,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学术和教学上都有所成就。
在国内的很多教授看来,学术是一个苦功夫,没有长期孜孜不倦的坚持很难出成果,宁愿放弃学术上的追求,做个中庸的教学老师,了度余生。
只有那些真正热爱这个学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成就自己的学术上的成就,而又轻视给学生上课,不思进取,草草了之,在教授的职称评价上确还有几分优势,也因为现行的教授评价方法的陈腐,也由于当今客观的现实是在很多大学,真正愿意在学术上花功夫的人确实少,能出成就就更少,只专注于学术研究,而偏废教学的教授就成了香饽饽,很多大学愿意高薪聘请,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大学的评价方法单一、陈腐,要在什么什么上发表多少篇论文,来保持大家对某某大学的良好排名,得到社会的认同,至于发表论文的质量,则是参差不齐,有些基本上算是凑数罢了,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绝对少的可怜,像某某大学教授都要求自己教的学生没有几千万都要不要见他,这样的言论都可见这样的评价是多么的可笑,社会有些评价大学的机构,居然要去调查某某大学产生千万富豪的人数来评价大学的优劣,这样评价也是迎合了一些大众的需求,因为很多家长在让自己孩子选专业,选大学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太功利,总要以今后收入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这也是当今社会在价值观上的缩影,在评价一个人时,非要以收入和社会地位、权力等去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扭曲的价值观,就会带来一系列扭曲的事情,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会发生在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