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84 0
2012-02-02

【新华时评】理性应对世贸组织裁决

2012年02月0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新华国际时评)理性应对世贸组织裁决
    新华社记者金旼旼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1月30日裁定,中国限制包括稀土在内的9种原材料出口行为违反世贸规则。中国在稀土等稀有资源出口问题上有自己合理的诉求,应当在参与和尊重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努力维护自身利益,理性应对世贸组织裁决。
    近年来,中国遭遇贸易调查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贸易增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多来,出口增加近5倍;出口快速增加必然伴随更多贸易调查。其二,产品结构:中国出口商品多为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相对更容易冲击到进口国的产业工人,因此更容易引发贸易救济措施。其三,国内产能:从钢材、瓷砖到光伏,遭遇贸易调查的中国产品多为国内产能过剩、不得不加大出口力度的产品。其四,市场经济地位因素:中国虽已入世10年多,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仍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发起对中国进口商品的贸易调查。其五,暂时性因素:次贷危机以来,多数贸易伙伴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较高,而经济低迷期贸易摩擦加剧难以避免。
    不过,放眼世界各国,与贸易总量相比,贸易冲突的规模都非常有限。可见,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贸易摩擦是低烈度的,世贸组织成立前的恶性贸易战很难再现。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世贸成员总体而言普遍尊重世贸规则的结果。
    应当看到,世贸规则是一套规范全球贸易行为和提供争端解决框架的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程序公平性”。这一点,不仅世贸组织中的发达成员认可,其发展中成员也同样认可。由于西方无论在国际贸易规则研究、专业人才储备、诉讼经验积累等方面均占有明显优势,因此会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成员不时吃亏的“实体不公平”现象。
    面对这种“实体不公平”现象和西方的“规则优势”,解决方法不应当是故意对抗和消极地“磕碰”世贸规则,而应当更好地学习、融入和利用规则,更理性、更有技巧地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通过贸易诉讼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技巧正日渐娴熟。例如,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发起了60多项反倾销调查,并从2009年开始采用反补贴贸易调查手段。在世贸组织层面,中国也积极利用规则维权,例如2010年世贸组织就应中国诉讼请求,裁定美国限制中国禽肉进口有违世贸规则。
    具体到本次世贸组织针对稀土等资源出口案的判决,中国当然必须维护自身在保护环境和稀有矿产资源方面的利益,但如何采用更科学、更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措施则需要进一步研究。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1月31日也表示,中方将认真评估世贸组织裁决,并根据世贸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维护自身利益与尊重游戏规则并不冲突。倘若世贸组织的裁决对己有利就认为赢得国际公理,对己不利就谴责条款不公平,只能令中国疏离并错失在体系内改进和修正规则的机会。(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