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债券市场的这一变化,高盛也没有做好准备。
1993年12月,即高盛1994年会计年度的第一个月,高盛在一个月中创造了亿美元利润的历史纪录,这是1993年普通月份利润的倍。就在高盛认为自己的盈利势头不可阻挡时,在1994年2~12月份的11个月中,高盛盈利只有亿美元,这使1994年的业绩成为公司十年来最差的。
90年代初的高盛在全球的快速扩张、向高风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1994年业绩下跌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优秀雇员的离去与大量合伙人选择退休。合伙人的离去表明,高盛面临的不仅仅是业绩问题,更是信心的丧失与团体精神的动摇。英国《金融时报》评论1994年的高盛说,它“失去了合伙人、声望和道德”。
第一章 高盛发迹史 第五节 上市之后
一、上市
1994年9月乔恩·科尔金被任命为高级合伙人与公司董事长,亨利·保尔森为副主席,他们在危机中接管了高盛。
1994年底由科尔金与保尔森主持的高盛合伙人会议被认为是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在会议上提出公司将进行调整组合,降低对交易业务的依赖,重新重视团队精神与对客户的服务,而保尔森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削减成本,严格控制风险。
1994年的挫折对高盛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它让高盛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正。公司经营业绩迅速改善。1995年,科尔金提出到2010年,公司税前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当时大部分人认为,这一目标不切实际。
1999年5月,高盛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业公司上市案件之一。高盛的上市标志着合伙制的投资银行在华尔街不再存在。
二、内部权力之争
从1998年开始,高盛内部又发生了一场高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内部权力斗争。1998夏天,当当时CEO科尔金将精力集中在协助美联储救援LTCM时,亨利·保尔森在两位联席首席运营官约翰·赛恩与约翰·桑顿的支持下,成功夺取了高盛的领导权。
科尔金被迫辞去CEO的职务。被迫辞职的科尔金虽然被任命为副总裁,却再也没有进入高盛的办公大楼,而是在自己的卧车中办公,以免碰上那些羞辱他的人。不久,他从高盛退休,全身投入政界,并成功竞选美国国会参议员。
四、上市之后
2003年,约翰·赛恩与约翰·桑顿先后离开高盛后,2006年5月,保尔森勉为其难地离开高盛,就任小布什ZF财政部长。劳埃德·布兰克费恩被任命为高盛主席兼CEO。在随后的几年中,高盛出身的人先后控制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花旗集团、美林公司、美国财政部、世界银行还有白宫办公厅。
第二章 不死的高盛 第一节 朋辈皆成鬼
1990年,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洛恩·彻尔诺在《摩根帝国:一个美国银行业王朝与现代金融的兴起》一书中说,在金融界,人们用“主承销商”一词来指代全球最出色的投资银行。
据洛恩·彻尔诺的说法,历史上,“主承销商”的成员包括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所罗门兄弟、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承销商”成员只有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库恩罗布公司、狄龙雷德公司,而摩根士丹利则常常作为承销团的领头公司出现在主承销商名单的第一位。
20世纪70年代底之前,“主承销商”中还没有高盛。然而,到2008年,这些曾经让人们敬畏的身影一个一个地从华尔街消失了,活着的只有摩根士丹利与高盛。
在美国投资银行中,成立于1923年的贝尔斯登虽然仅名列第六,却是近几年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资银行之一。2007年,贝尔斯登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445位。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贝尔斯登损失32亿美元。2008年3月17日,JP摩根提出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而在2007年1月,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高达每股172美元。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林亏损500多亿美元。9月15日,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约500亿美元收购。有着94年历史、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零售商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的美林证券公司寿终正寝。2008年,美林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00位。1914年创建美林公司的查尔斯·梅里尔在1956年去世前,曾被华尔街历史学家称为“五十年来金融市场造就的第一个真正的伟人”。“第一个真正的伟人”创建的美林在伟人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不得不卖掉自己以避免破产。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算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山崩之猛烈”。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造就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件,其负债总额6130亿美元,资产总额6390亿美元。此前,最大规模的公司破产案件为2002年7月的世界通讯公司,其总资产规模也只有1040亿美元。成立于1850年的雷曼兄弟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投资银行。2008年,雷曼在“财富全球500强”高居第113位。
20世纪80年代,所罗门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创新曾让它的业绩如日中天。1998年,所罗门与旅行者集团合并,随着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银行于1998的合并,最终成为花旗集团的一部分。
在高盛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中,外部危机加上自己的错误,高盛曾几度几乎落得与朋辈同样的命运。然而,高盛每次都大难不死。
第二章 不死的高盛 第二节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完卵(1)
没有多少人预料到,2008年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会如此严重,影响会如此之广:从房贷业蔓延到整个金融业,从金融业蔓延到实业界,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
一、华尔街:一个时代结束了
几十年了,美国人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重的经济衰退。2008年11月一个月中,美国万人失业,这是34年来失业人数最多的月份。美国经济学家们相信,这场可能持续到2010年春天的衰退将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衰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尔街也没有经历过如此重大的变故。那时,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先后上市,投资银行以其无与伦比的赢利能力作为华尔街——甚至美国金融业——王者的时代开始了;差不多同时在大西洋对岸的英国,撒切尔ZF引发的金融“大爆炸”永久性地改变了伦敦金融市场,暮气沉沉的伦敦重获了挑战华尔街的活力。
2008年,曾经是MBA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与美林因巨额亏损被收购了;雷曼兄弟破产了;活着的摩根士丹利、高盛将自己从投资银行变更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金融业——特别是华尔街——就这样以极不体面的方式结束了投资银行作为华尔街王者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