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获准在华发行信用卡 英国《金融时报》
保罗•J•戴维斯 香港报道
花旗集团(Citigroup)将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使用自己的品牌发行信用卡的西方银行。此前,中国银监会批准该行在华推出信用卡业务。
此举意味着花旗在中国内地市场获得又一个立足点,此前该行曾在1月份初步获准与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成立一家合资证券公司,该合资证券公司的总部将位于上海,并将拥有从事投行业务的牌照。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曾因欠缺支付基础设施而起步较慢,但近年已开始以更快速度增长。
据花旗介绍,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中国内地发行的信用卡总数已达到2.68亿张,是2006年末的5倍多。
据花旗介绍,中国消费者对信用卡的利用落后于发行量,但随着处理的改进和更多商家接受信用卡,市场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目前中国市场受限于一家信用卡交易处理公司——中国银联(Union Pay),但中国央行的2010年年报显示,信用卡开支增长逾50%,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合1.6万亿美元)。
花旗亚太业务首席执行官卓曦文(Stephen Bird)表示,昨日宣布的上述批准,是该行在中国增长的一块里程碑。
在中国注册的花旗银行(中国) 有限公司(Citi China)首席执行官欧兆伦(Andrew Au)补充说,有能力发行信用卡,应当有助于该行提高自己在中国的地位。
在监管机构在2008年放松规则后,香港的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是目前唯一在中国内地发行信用卡的境外银行。
其它银行,如汇丰(HSBC)和花旗集团,多年来一直在支持内地银行合作伙伴经营信用卡业务。
汇丰与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有一项联名的信用卡业务,在英国上市的汇丰负责提供技术和行政管理业务。
花旗有一项支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SPDB)信用卡业务的协议。
花旗昨日表示,它已与浦发银行达成一致,当花旗推出自身品牌信用卡业务的时候,其合作伙伴浦发银行将使用自己的品牌继续发行信用卡。
然而,总部位于美国的花旗大举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的能力,将受到其在华分行数量较少的限制,这使该行的产品难以吸引顾客。
2011年,花旗在亚洲的消费者业务实现大约80亿美元的营收,相当于该行消费者业务营收总量的大约四分之一。该行在中国内地只有46家分行。
译者/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