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s123 发表于 2012-2-7 16:11 
论文水平与在什么杂志发表一点关系都没有。除了评职称,在ssci发表与在cssci发表没任何区别。科学不存在国际 ...
如果要论真水平,那么很多教授都应该下岗。不可否认有一些海归回到国内之后没有好好做研究,但如果论平均水平,北美毕业出来的经济学博士比国内自己培养的要强出很多。只要你稍微了解点国际期刊和西方大学的教学和评价体系,你就会找到答案。
很多人还在说能发国际期刊的未必能发《经济研究》。是的,我也不不否认《经济研究》是一本很好的中文期刊(尽管有些文章却是水得厉害,但任何杂质都很难绝对避免烂文章,就不强调了),但它毕竟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明显。很多人自己从来不读AER,JPE,Econometrica上的论文,头顶上最大的一片天就是《经济研究》。其实,他们不知道经济研究上很多方法是别人90年代的水准。这几年,随着交流的增多和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你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技术扩散"的加速。以前需要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国内才会去“借鉴”别人的技术或者方法,但现在只需要3年或者1年。大家不妨将《经济研究》2007年之前和之后的5年做下对比,看看是否有这个趋势。
从大概的时间段说,最初理论计量文章发在Econometrica,JoE,REST还有一些专业的统计杂志上,这些方法用于实践差不多也要有几年时间。一旦在应用领域得到大牛的认可,那么AER,JPE,QJE等综合性期刊上就会涌现出来,随后各个分支领域的顶尖杂志也会出现追随者。前前后后差不多会有5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如果国内的作者从来不看这些作品,那么等《经济研究》借鉴进来之后,读者差不多与世界一流技术或者观念要间隔8-10年。现代经济学间隔那么久是个什么概念,大家肯定明白。
你可能觉得英文稍微强点,能读读文献,国内博士也完全可以跟上潮流。没错,紧紧盯住世界一流期刊,确实可以弥补差距——但诸位想过没有,这些技术从研发到最后见刊也存在很长的周期——而不少海归读博士的时候就在和导师合作这些有开拓意义的工作。
而不少国内作者依然抱着《经济研究》至上,等着《经济研究》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带进来——正如LZ所讲的,大势所趋——不能“等、靠、要”了。随着更大高校的经院一把手换成了海归派,随着老一代的谢幕,新生代博士如果还死守固有的观念,那再过5-10年该下岗的就是这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