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
fudankaobo 发表于 2012-2-7 20:52
经过几次讨论,纯粹对牛弹琴;
在何处谋职以及有过何种发表记录当真跟是否优秀划不上等号;
不要跟不讲 ...
对着大牛弹琴,可不就是对“牛”弹琴么?

是否可以当褒义词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0:28:19
同意这个观点:海龟就高人一等的时代正在过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1:06: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1:24:24
按这个说法不知道有多少大学教授要失业了,要知道中国这么多人,真的水平够了,那些TOP10能装得下?我想考虑到我们的国情,现在要做的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努力走出去,让中国的学术研究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自暴自弃,努力提高国人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当然具有世界性眼光,关注前沿动态的功课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2:06:07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都主要是以英语为媒介交流和传播的。可以这么说,把中文文献整体剔除掉(其实这是事实,除了极少数个例,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人看和引用中文文献,所以在全世界经济学界它们事实上等于并不存在,作为一个整体也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全世界的经济学不会有什么损失;而把英文的文献整体剔除掉,那就伤筋动骨了,经济学也将退后百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2:14:28
这里其实不存在什么海龟、土鳖之争,无论海龟还是土鳖,要想做好学术,都要好好读英文文献、多写英文论文。否则,你的论文做出来没有人读、没有人把它当回事,得不到传播,发生不了影响,那有什么意义呢?

中文的文献往往只有国人(其实只是大陆学者)能读到,而英文的读者却是全世界的(包括中国大陆)。同样的学术成果,写成英文,就能获得更广阔的读者面,可能发挥大得多的影响。

论文难道不是要写出来,影响学术思想、在同行和公众中进行传播、创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的吗?如果能让世界上的人都能读到,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影响最广泛的人群,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5:49:39
赞同楼主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cyc49 发表于 2012-2-8 02:24
按这个说法不知道有多少大学教授要失业了,要知道中国这么多人,真的水平够了,那些TOP10能装得下?我想考虑 ...
这让我想起了国企改革和下岗洪流时期。其实高校的铁饭碗也该打破了,那么多庸庸碌碌的人顶着教授的头衔坑蒙拐骗,误人子弟,浪费经费,他们难道就该失业么?

另外“要知道中国这么多人,真的水平够了,那些TOP10能装得下?”其实是个很可笑的说法:与全世界一流学者比中国学者只占很有限的部分,即使未来国内经济学水平发展起来也不可能出现所谓Top10装不下的说法。竞争激烈了,强者依然是强者,你听说过巴西足球队怕世界杯扩军吗?你听说过美国篮球队怕奥运会扩军吗?他们反对扩军是怕担心降低比赛质量,降低冠军含金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天下为家 发表于 2012-2-8 03:14
这里其实不存在什么海龟、土鳖之争,无论海龟还是土鳖,要想做好学术,都要好好读英文文献、多写英文论文。 ...
有人会说:中国问题要在中国解决,所以中国问题研究要着眼于国内读者。

而且有多少人写论文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的看法呢?除了评职称,拿奖金之外,真心想做研究,想解决问题,想与世界交流的毕竟是少数。
就如两种足球运动分两个类别:“足球”和“中国足球”;论文(狭义的学术研究)也差不多可以这么划分。中国足球有多么畸形和游离于世界体系之外?对照一下,就懂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6:09:14
同意藤椅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7:21:54
都不要太绝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7:57:33
呵呵,默默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26:47
真的搞学术应该博览众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匿名者 发表于 2012-2-8 06:04
有人会说:中国问题要在中国解决,所以中国问题研究要着眼于国内读者。

而且有多少人写论文是为了在世 ...
认同。


中国问题一样有世界意义的。甚至可以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关键是您做的真的是“中国”问题吗?还是套用成法、滥用模型,做的无非是me-too研究,而且做得很不规范、漏洞百出?

不敢发英文文献,可能的原因有:

1、英文不好,这其实不是理由,只要做得东西好,英文不好的问题不是问题,可以通过让同行润色,通过专业机构润色,和国际同行进行合作等方式解决;

2、没有自信,不敢投,其实现在国内的水平也在稳步提高,有一批人开始有能力、甚至已经,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引起较好的反响;反过来,当国内的学者们都能经常性地出现在世界顶尖的期刊上,国内的经济学界在世界上才有认知度,才能有更高的地位,对国内学术界会有更大的促进;换言之,干嘛不投?多投才有希望能中,多中才能有影响;

3、工作太差,自觉没有国际水准;如果是事实,这个就没有办法了,除了提升能力和水平之外别无他途;

4、做研究纯粹是混日子、混职称,所以一旦评职称说需要CSSCI那就CSSCI,需要北大核心那就北大核心,但从来不考虑学术的价值、学术的创新和学术的贡献;恕我直言,你选错了职业,你要是做学术感到憋屈、不喜欢,干嘛不找个更好的职业,把位置留出来给喜欢学术的人?

当然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很多人屁股决定脑袋,自己发不了好一点的国际论文,就开始诋毁国际论文、诋毁能发国际论文的人,有意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29:36
道理越辩越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35:23
楼主说的确实是趋势,但趋势只表示有很多人追求的一种流行状态,是否正确则未必,或许还会有不少的争论。
就对个人的要求来说,我认为比较现实点的做法可能还是区别对待。本土发表还是会以国内高端杂志为主,有点国际化发表作为辅助;海归的以国际发表为主,同时有点国内高端刊物。
经济学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发表的国际化,也包括国内期刊学术水准的提升。如果国内某些学术期刊的水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准,国内学者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应该被指责为一种无能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36:43
学术研究国际化是大趋势,但是国际化是英语 世界的国际 化,也有汉语世界的国际化。汉语 国际 化有无 可能 是问题的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37:14
国际化本土化,要两条腿走路,不要忘记这是中国。就像中国的安全靠深山老林的二炮,但这些人要听北京上海那些包二奶的人指挥一样,经院院长虽然是海归,但院长们根子里要听D的话,否则随时换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38:21
这是一个沧海横流大浪淘沙的年代
国际化趋势是必然
要么是应用国际前沿理论或方法研究中国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45:22
天下为家 发表于 2012-2-8 02:06
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学研究都主要是以英语为媒介交流和传播的。可以这么说,把中文文献整体剔除掉(其实这是事 ...
哈哈哈,够犀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47:44
现在经济学院院长都是海龟派
他们将左右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54:55
匿名者 发表于 2012-2-7 17:59
如果要论真水平,那么很多教授都应该下岗。不可否认有一些海归回到国内之后没有好好做研究,但如果论平均 ...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8:56:06
难道我们的期刊将来就不能是国际顶尖期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01:35
经济学研究要有中国特色 研究中国问题要更透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02: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04:00
大家研究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06:00
云随风动 发表于 2012-2-7 14:58
楼主必须搞清楚一点
北京、上海不等于全国
你去中西部那些非211、二本看看就知道了
同意你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31:48
对学术的认识不必要这么偏执,要在历史的潮流中看自身的发展。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西八股自己的屁股擦得也并不干净,国际化的潮流跟妄自追随国际期刊的要求貌似不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34:16
断章取义的曲解别人的意思,然后拿来大义凛然的攻击,再提出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8 09:39:08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