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284 11
2012-02-07
         有的观点认为,无知者是没有话语权的,因为他们一开口就会犯错,在有知者面前相形见绌。其实不然,无知和有知,假知与真知,作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总是相互贯通,相互吸引,而又相互斗争彼此对立。统一性而言,有知的一方不学习,拒绝新知识很可能转化为无知的一方,无知的一方通过完善知识,不断探索也可能变成有知的一方。斗争性而言,有知和真知之地位确立巩固发展,是在与无知和假知的不断斗争中实现的。因此无知者的话语权实际上是促使其实现否定之否定,成为有知者重要条件。
       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实践所能达到的,必须通过实践在到认识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无知者的无知实际上是旧有的认识脱离了已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是相对的。只有当无知者有了话语权,落后于实践的认识才可能暴露,进而促使其向有知转化。
         真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任何真理既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待于深化扩展的,又是绝对的,包含着符合客观事实及其规律的因子。真理和无限变化的客观世界一样也是无限发展的。因此,无知者的无知不是绝对的形而上的无知,而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矛盾运动中的某一特定认知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无知。只有给无知者说上话,谬误才能澄清,相对的真理才不会静止,从而获得真理的绝对性因子,实现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科学探索以无知和未知开始也与无知者拥有话语权是同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7 22:28:25
真理产生之初,往往被理解为“无知”。所以,谁是“无知者”,岂能事先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22:31:31
bangfu999 发表于 2012-2-7 22:28
真理产生之初,往往被理解为“无知”。所以,谁是“无知者”,岂能事先确定?
无知和有知都是相对的,并非静止不运动的,有知和无知的界定因具体时间,具体历史条件界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22:32:08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不会盲目崇拜,才能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22:35:08
aibieli731001 发表于 2012-2-7 22:32
无知者无畏,无知者不会盲目崇拜,才能创新。
纯粹盲目的无知是无意义的,无助于创新。创新也是在有知的条件下,实现由有知向无知,再向有知的否定之否定,才得以实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7 22:42:08
gelunbu1500 发表于 2012-2-7 22:31
无知和有知都是相对的,并非静止不运动的,有知和无知的界定因具体时间,具体历史条件界定
谁来界定?在权力社会,唯有宗教、强权者、既得利益者有这个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