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一边唱多 一边拼命卖出中人寿
作为中国人寿主承销商的中金公司,在其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寿险业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等优势,中国人寿应当享有比国际可比公司更高估值溢价。但是,从该股上市首日的龙虎榜分析,卖出席位第二名的恰恰是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高达6.69亿元,其中的意义耐人寻味。此外,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中国银河证券北京月坛证券营业部等机构席位,以及著名的游资席位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部等也名列卖出席位榜中。
而看好中国人寿,并积极买进的主要是机构专用席位,从该股上市首日的龙虎榜分析,有四家机构专用席位上买入席位榜,仅有一家机构专用席位上卖出席位榜。由于机构专用席位是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和QFII等四大主流机构买卖股票的专用通道,机构对股票的买卖动作往往也代表它对该股的价值判断及对当前市场整体趋势的预期,所以,通过这个席位投资者可以对机构的动向有所了解。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相比游资和券商资金而言,基金与QFII等更加愿意在中国人寿中进行长期配置,从资金的性质分析,中国人寿长线值得看好,但短线继续大幅涨升的机会不大,投资者不必过度追涨。
今天的国寿=昨天的紫光?
现在断言中国人寿A股价格过高也许言之过早,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假如——仅仅是假如——从某一天开始,中国人寿上演连环跳——向下的那种,最痛苦的决不会是机构投资者,更不会是那些赞誉“好风凭借力”的经济学家。而当中国人寿股价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候,机构投资者也永远比大多数股民坐得更安稳。
单纯从市场面来判断中国人寿的投资者早晚“暴走”,显然是有失公允的。那就让我们以简单的比较来考察一下其价值。虽然国际经验一再证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型将导致保险业的繁荣,但即使是今天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在已经发展成熟壮大的状态下,其股价也远远比不上中国人寿。
什么样的中国人寿值得这么高的股价呢?应该是一家获利丰厚、管理现代、人员精悍、分红慷慨的公众公司。但现实中的中国人寿,显然离这个标准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其股价被如此高估,只能解释为非理性市场的资金推动。换句话说,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击鼓传花过程,谁接下最后一棒,谁就将为中国人寿超过200倍市盈率的股价和所谓“透支未来保险业改革红利”而付出惨重代价。
中国人寿股价冲天之后会否“泰极否来”
H股市场最大的外资基金摩根大通,已将其对中国人寿H股的投资评级由“增持”大幅降至“减持”,认为其股价跌至15港元~16 港元才可吸纳,2007年年底的目标价为17 港元。从香港联交所披露的权益资料来看,摩根大通近期曾减持2500万股中国人寿H股,平均减持价位是23.79港元。
中国人寿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即公司市场占有率快速增长后的下降以及产品利润率提高的放缓;另外长期而言,久期(度量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对利率变化敏感度的重要指标)不匹配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由于寿险资金运用的特殊性,在风险管理中,有两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如何保证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匹配,确保保险公司能够永续经营;二是如何控制总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从未来看,中国人寿的产品结构调整是否到位以及投资组合的适当调整,仍然是影响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和利润最主要的因素。中国人寿未来走势如何,将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调整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