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对此次韩方之争刚开始从名气上讲觉得有点遗憾(石述思也是这观点)。在印象中,觉得韩寒是80后的骄楚,尤其对时事针砭时弊的杂文风格,偶然浏览到其博客觉得说出了大部分人想表达的心声,有时候也觉得解气。对于方舟子,他是“打假斗士”,“声名远播”(看其博客中百度链接便知),这两个人掐架事实上的确有点可惜。
最开始没有认真的看方的博客(辩论),主要看了韩的博客,觉得方有点过了,有点鸡毛蒜皮,倾向于支持韩。尽管作为70后对韩文中对于方舟子进行反驳的用语用词觉得有点“糙”,但觉得被人质疑甚至“冤枉”难免情绪激动,“口无遮拦”也可以理解。
前天没事,仔细浏览了方的博客,方的博客中的用词、用语、态度、以及“证据”、逻辑推理还是很让人信服,觉得态度是诚恳的,有理有据,尤其是看了湖南卫视采访韩寒的视频(来源于方舟子博客链接),再仔细阅读了署名韩寒的《书店》《求医》,以及论坛中《跟《三重门》署名作者韩寒学习英语,By GMAT考710的“大鸟de天空”》的英文水平,让人都极大生疑!
难道真的是人造韩寒??
以下转自赵牧博客(没经过作者同意转其观点特致歉)
“对比韩寒案,韩寒的作品、博客、访谈视频都暴露出太多“不可能”的疑点,而且随着网友的加入和不断研究,这疑点越来越大,这些可以说都是间接证据。这些间接证据只能证明视频中的那个韩寒不可能是《杯中窥人》《求医》和《三重门》的作者。”“而韩寒自述中的前后矛盾之处,多得不可胜数,网上有很多这样的帖子,我就不一一例举。”
以上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观者的直观感受,本人不是韩迷也不是方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