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2361 5
2007-01-15
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442.1亿美元,占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的4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带来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繁荣,但对外依存度过高又带来了急剧增长的贸易顺差,影响着双边贸易的发展。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呈现怎样的投资格局?什么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郝红梅就此接受了本报专访。
  外向型经济模式是主因
  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依存度远远高于其它类型企业。您认为,外商投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对外依存度高的现象?
  郝红梅: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沿海地区多年来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外商投资企业形成了生产和出口能力。
  为了出口和引进外资,我国政府对外向型外资生产企业提供用地、税收和融资方面的优惠,沿海地区利用国际生产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346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的78%;加工贸易进口23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占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值的59.7%。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比重为83.2%,加工贸易进口值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84.4%。
  供需矛盾体制滞后迫使出口
  问:除了上述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郝红梅:当然,2001年以后设立的外资企业已经基本具备了产品内销的制度与市场条件,但目前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和内贸体制改革滞后,迫使外资企业,也包括内资企业不遗余力寻找国际市场。因为企业发现,产品在国际上销售,能够获得相对多的经济利益,国家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也使企业更倾向接受国外订单。
  此外,当前内贸市场的一些弊端,如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流通渠道缺乏诚信、收款周期长乃至坏账多、融资困难等也大大影响了企业内销的积极性,许多实力稍差的企业基本上选择利润相对稳定的出口贸易。出口订单的规模相对较大且都是现款现货,或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证规避风险,资金周转快,外销客户往往很稳定,利润也比较稳定。另外,从国内当前融资体系来看,企业如果做出口往往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内销却很难。
  肯定外商投资企业的重要性
  问:那么,您怎么看待外商投资企业对外依存度的问题?
  郝红梅:我认为,首先我们要肯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
  从积极面看,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小型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小家电等轻工行业,广泛分布于沿海乡镇地区。此类企业对出口创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改革落后地区经济格局起到重要作用。从长期看,外资企业将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及其收益预期调整营销战略,随着我国内需的扩大,未来以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外资企业将会明显增加。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制度、体制和人才等要素的长期积累,对出口贸易、吸收外资效应的发挥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未来中国产业成长过程中,外资企业仍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基于先进适用技术、中低技术的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仍须长期坚持。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问:有人说,外资企业对外依存度高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您同意吗?
  郝红梅:可以这么说。国际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促进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低端产业加速对外转移。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使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成为可能,这样就形成了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设立工厂,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大量劳动力的情况。
  外资企业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成功之路,众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开始从外商投资劳动密集型产品起步,将本国的经济运行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循环体系之中。因此,许多出口加工业务,中国人不做,订单很快就会流向印度、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国。
  创新引资模式增强政府调控
  问:外资企业对外依存度过高带来急剧增长的贸易顺差,并导致日趋严重的双边贸易冲突。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郝红梅:我认为,首先要避免因外资企业出口威胁技术进步而被长期锁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当中。跨国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寄希望于通过吸收外资来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是不现实的,要避免被长期锁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当中,根本出路还是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但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有一定的溢出效应,不应该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外溢作用的途径包括人才流动、当地配套、技术交流、技术示范和技术竞争。我们不仅要通过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来调整外资投资方向,而且还要通过政策导向来促进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有选择地引进项目或制定外资优惠政策才更具有意义。
  在新近发布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被列为重要内容,这是令人欣慰的。今后5年,我国利用外资将通过四个“着力于”,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与效益——着力于引进外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于承接国际服务业的外包,着力于创新引进外资的模式,着力于增强政府调控服务的能力。
  此外,探索有益增长、能带动社会进步的引进外资政策,实现更高的外资效益,也是应该积极探索的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王小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5 14:03:00

外资利用的是中国的廉价要素,对内需贡献少不是外企单方面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6 01:01:00
上次看到《南方周末》上面的一篇报道:对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的社会责任排名  。看之后,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报道的分析指标有很多(平时很看不惯分析指标,数据太令人怀疑了),我仔仔细细的一个一个的看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是外企本身,它们有按时足额的交税啊,没有违背任何的法律规章制度。可是却忽视了社会责任的舆论力量,但是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我们又能说什么呢?也许外企投资者对自己所造成的污染承担责任,那么请问,又以什么名义正大光明的收取呢?收取多少呢?基本的评价体系是什么?话又说回来,中国人普遍总是效仿一种观点,对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先污染再治理,德国不是有很好的成功例子么?可是怎么就没有看到,如果可以在生产的同时也能注意污染和相关的社会责任又何须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以后来补救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1 09:49:00

对我很有用,谢谢楼主和楼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31 23:05:00
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中国需要引进外资,外资的利用效率低下与中国的金融体系效率有关。短期内中国还是需要引进外资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 18:03:00
我们利用的不是外资的钱 而是外资的关系,管理经验,技术。 外资则是需要中国的廉价的人力成本。各有所需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