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机制的调整在春运期间有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人人都想回家过年,否则将"无家可归",所以需求弹性很小,另一方面春运的绝大多数乘客为民工,收入不高,所以对价格变动很敏感.所以两者的矛盾使得西方经济理论在此陷入了悖论之中.如此一来,百分之10~20的价格变动几乎不会降低需求,铁路运输依然压力很大,而且价格的提升并未使服务质量上升,反而因为人数增加而下降,如此导致民怨,当局的这么多年的价格浮动政策很不得民心.反观价格不变,由于供给一定(运力有限),需求增加,价格不变则造成了供给的缺口,票成了稀缺品.所以出现了受票窗口摆上了一字长蛇阵,这无疑给了黄牛一党最好的机会.那么既然涨与不涨都有问题,什么如何解决呢?实名制是个好手段,但完善还需要时间.从根本上来讲,铁路的运力不足卡住了所有的问题,而铁路行业身为垄断兼国企注定了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是象大多数人想的搞私有化吗?也不可能,所以我只能用一句古话来结束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就看共产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