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样,我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科研与教育工作者,所以2011年,我坚定不移地开始了我的美国经济学PhD申请之路。
首先来介绍以下我的背景:我的硬件并不突出: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经济学(中美合作)。Toefl:95+,GRE:1270+。在大学三年半里的平均GPA为3.67。我的一篇文章(FDI,金融加速器和经济波动
下载信息
)曾在厦门大学(CEAN)和CENET的讨论稿(Working Paper Series)上刊登过。我将我的两篇论文的全文细心翻译成英语,将它们也寄送到了我想要申请的大学的经济学系那里。我在本科阶段的学过的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数学分析,数理经济学。
再来是我的软件:我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是国际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包括DSGE模型,Banking Theory和Monetary Policy。我的三位推荐人分别是:1)Professor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Oswego,2)Doctor ****,LSE, 3)***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他们都较为了解我,我也很感谢他们为我写推荐信。在本科阶段,我做过助教,和同学一起参加论文研究项目,参加世博会志愿者等。
总结一下我的申请学校:PhD program分别是:1)Princeton Univ 2)UW, Madison(我对WEST和Engel教授的研究很感兴趣),3)Duke Univ 4)UM,College Park 5)UC, Irvine 6)Purdue Univ 7)Stony Brook Univ. SUNY(上海师大的姐妹学校) 8)University at Albany,SUNY (我的推荐者的博士毕业学校)
MS/MA program: 1)University of Michigan 2)UBC 3) McGill University 4)TAMU, College Station 5)Queens‘Universtity,6)UB, Suny
我的申请是在2011年12月份结束的。当然我很清楚我和一些国内一流学生的差距,所以即使是在寒假我也一直在学习,通过阅读Alpha Chiang的数理经济学来复习微积分和微分方程。(这本书的确非常有价值),阅读实分析和高等数理统计,为下一学期旁听数学系课程打下基础。我想虽然可能我不够聪明,不够优秀,但我很勤奋,并且深爱着我的事业与未来。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坐冷板凳的过程,我希望通过此文,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且与我志同道和的朋友互勉。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
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25&ID=423878,截至本篇帖子,楼主已经收到了UB数理经济的硕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