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91 2
2012-02-10

研究称人民币国际化系于国内改革

英国《金融时报》 欧阳德 北京报道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本周公布的一项研究概括称,与美元相比,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仍不值一提。该研究还设计了一幅中国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的蓝图。

人民币地位的上升,令全球感到既兴奋又担忧。
但该研究显示,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尽可能地改变中国,然后才有机会改变世界。
研究作者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和Lei Ye辩称,仅靠经济影响,不足以让一种货币获得全球性重要地位。

中国已占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10%、全球贸易总额的9%,贡献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经济增长。然而,瑞士法郎的使用范围都要比人民币广得多。
真正起作用的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国在这两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个国家的资本账户必须开放,才能让该国货币便利地在全球市场进行交易。
从衡量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Chinn-Ito指数来看,那些发行储备货币的经济体2009年的得分为2.48。
中国得分为-1.15,这“表明中国的资本管控在理论上是相当严厉的”,实际操作的开放程度只是略高一点点。就发展水平而言,中国金融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在中国国债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关键障碍,因为以储备货币计价的主权债务正是投资者想要的那种安全资产。
就一项关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ZF债券换手率——来说,2010年美国国债换手率为14.3,而中国仅为1.0。
甚至连印度国债的换手率都达到中国的两倍。
通过香港的国际门户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但人民币离岸扩张“可能很快达到极限,除非中国扩大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大问题:中国ZF“是否会利用将人民币打造为国际货币的目标,向支持此目标所必需的总体国内政策改革议程提供推动力?”
他们的预测结果如何?
“如果中国能够维持预期的改革步伐,我们相信人民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储备货币,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但不会取而代之。”
当然,这句话的重点在于“预期的改革步伐”。
人民币的崛起不会是理所当然的——人民币的前途更多地取决于中国的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
译者/邢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0 16:13:49
又是捧杀...虽然说美元地位不在稳固,但是美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搞臭其他的货币,来维系自己美元的地位,有人说欧元可以取代美元,然后不久就欧债危机了,现在说人民币可以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0 16:53:25
这种捧话见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