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559 7
2012-02-16
为什么把效用函数假设为拟凹函数,而不假设为凹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17 11:11:19
效用的概念本来强调的就是心理因素。但是主观不能决定客观,所以用数学工具分析的话,只能是模拟主观感受,所以是拟凹。因为不是真实的数学关系,而且经济学者们又非要把数学和经济学联系,只能采取折中办法了。哈哈哈,个人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16:34:52
xingjiyuan2003 发表于 2012-2-17 11:11
效用的概念本来强调的就是心理因素。但是主观不能决定客观,所以用数学工具分析的话,只能是模拟主观感受, ...
你说的这些好象不是凹函数和拟凹函数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7 21:23:23
拟就是假设的意思吧。
“所谓拟凹函数,就是相对坐标横轴,图像里没有下凸现象的曲线。亦即对任意两点x、y属于定义域,f(ax+(1-a)y)>=min[f(x), f(y)]。容易证明,若函数是拟凹的,当且仅当其定义域的所有上轮廓集(upper contour set)都是凸的。对于效用函数来说,偏好是凸的,当且仅当效用函数是拟凹的。

至于他的意义,其实就是讨论为什么偏好一定要假定为凸的,偏好的凸性往往被解释为偏好是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注意: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而非边际效用递减!)。从直觉上解释这种现象,就好比一个人,买苹果和桔子,他觉得1个苹果三个桔子比一个桔子三个苹果好,那么这两种消费结构直线上的点两个苹果两个桔子,也必定比一个桔子三个苹果好。这是一个二维的情况。一维则更清楚了,三个苹果如果比一个苹果好,那么两个苹果一定也比一个苹果好。随着维数增加,这个规律也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优化问题中把偏好假设为是凸的,再加上局部非饱和性质,使得对于任意的预算约束下,总有最大效用消费的解。否则,谈优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8 02:39:09
拟凸性就是表示效用函数与预算线可以有无数交点,凸函数只能有一个交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18 02:40:09
既是在拟凸情况下,效用函数可以与预算线重合,但是在凸函数情况下,只能相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