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流域下垫面要素变化对洪水的影响统计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流域内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人类对于土地改造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下垫面的某些性质,而且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流域的产汇流过程。
如果在水文计算和防洪工程建设中忽视这些因素的变化,其结果会受到一定影响,产生偏差。因此分析下垫面要素变化对洪水的影响可以为流域防洪减灾以及水文资料一致性修正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以大清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影响洪峰和洪量的因素识别及资料收集。结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提供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DEM图,提取5个子流域1970、1980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流域的平均坡度和面积等下垫面要素。
统计1956~2005年各典型流域的降雨特征,包括:次降雨量、前期影响雨量(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Index简称API)、最大1小时降雨、最大3小时降雨。建立洪水量级的指标体系,将洪水按频率分别为大于10年一遇和小于10年一遇。
(2)洪水特征量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气候因素影响分析。根据历年资料运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