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57 14
2005-03-07

有人懂德语么?读过资本论的原文么?

现在学经济学不懂英语给人的感觉就很荒诞:文献翻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掌握前沿就一定要读原文。不懂英文甚至英文不够好,基本上就谈不上做什么经济学的研究了。

但是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诸位爱好者们,包括达到xx水准的贵宾教授嘉宾斑竹们,有人读过马克思的原文么?如果没有看过,那么看什么来研究呢?研究的是马克思的想法还是中央编译局的产物?我觉得这中间似乎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以前看文章争论“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的社会形态”(具体的名字记不真切了),翻译问题对理论理解的影响,有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7 16:52:00

例如:布罗代尔:卡尔马克思中出现了下面这一段话:

总而言之,来自马克思的词汇和用语,或因马克思而身价倍增的词汇和用语,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言谈之中。我们习惯了这些语汇的用法,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了起来。在我们中间,有谁没有用过"阶级斗争"、"生产过程"、"劳动力"、"剩余价值"、"相对贫困化"、"实践"、"异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原始积累"、"辩证法"、"无产阶级专政"等语汇?"资本主义"一词也应该算在里面,尽管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至于"奴隶主义"、"封建主义"等马克思用于长时段历史分期的用语,在我们身边更是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想抛弃马克思主义,那今天就必须把所有这些词统统排斥,一概不用。但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建议。

————"阶级斗争"、"生产过程"、"劳动力"、"剩余价值"、"相对贫困化"、"实践"、"异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原始积累"、"辩证法"、"无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这些词汇我们都很熟悉,马克思本人是如何使用这些概念的,这些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我们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上文中的这些话又是怎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6:59:00

此外,西马最近20年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有没有相应的综述性文章,能否提供?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7 17:08: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7:08:00

尽信书,不如无书。无看马克思思想缺少一大批学者的发展。之所以出现必须读英文版的教材由此可知,连马克思的理论都发展不好,更不用说我们还发展其他,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我们有优点,有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9 15:01:00

尽信书,不如无书。无看马克思思想缺少一大批学者的发展。之所以出现必须读英文版的教材由此可知,连马克思的理论都发展不好,更不用说我们还发展其他,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我们有优点,有优势。

————说什么呢你这儿!?

不着四六的空洞感慨最好少发!民间科学家都爱干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9 23:41:00

楼主的意思是说我国错得太远,书亦错了实践也错了。也许有这可能性,但你别指望为了读一个《资本论》及《全集》都去学德文,我看还是你直接将不当之处指出来,这将是对我国研究马克思理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但我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武汉同济医大的一德国教授也爱好这玩意,他于三年前跟我讲,他也没法理解马克思的一些词语,他还说10个德国人读《资本论》会有11个理解,其它经济理论也是这样。结束时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德国老师不要求学生读相对论。

只望两个laaast读德文后会有同一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