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2-5-9 08:40 
先不说还钱这一步,就说投入这一步会产生什么效果。
人家借债消费,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购买剩余产品, ...
能明白这个问题,应该对全文都理解了。解释如下:
用一个企业来说明,企业a。a一年货币支出是100元,产出商品是105元待售。注意,100元在购买商品时,其实只用了90元,10元为币存。这个在摘要里有描述。为什么是90元?因为a直接购买商品设为50元,发工资30元,纳税及捐赠等20元,而30元+20元货币流动时只是转给了其他人去购买商品,币值不会增加,且会发生储蓄、购买债券或部分被遗忘,因此30+20元货币只能由40元最后购买了商品,10元为币存。现在将全社会的a都合计,每个数字都乘以n倍,那就是全社会了。结果全社会的情况是是企业一年中用自己的支出去购买自己的产出,也就是总体上,全社会生产了105n的商品,发生的购买为90n,结果,15n的货物卖不掉。这时,就需要债务来帮助消费掉15n。也就是要用币存的10n以及因商品量增加而新发行的5n,以债务来实现对105n的购买。购买后,企业就实现了5n的币利,下一年,就能扩大再生产。
结论:必须用债务来帮助企业实现币利。否则,15n的货物卖不出去,经济就面临衰退。
但是,下一年,企业扩大支出为105n,还会发生与第一年一样的情况,而且,还要偿还第一年的债务,因此,年末债务会累积增大,以后类推。
数年后,债务过大,就是债务与总支出的比值,或者与总产出的比值过大,结果,银行拒绝放贷,新债务就不可能再出现,那么,商品滞销,经济衰退。
所以,用债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最终失败正在于此。
新投的方法,是不用债务而产生更大的购买力。也就是说,购买后,货币净支出,没有回收,是完全币损。(债务是有币利的)。这个币损替代了上面所说的债务,使企业获得币利。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有了币损,则债务就消除了。且,购买力总会与总商品量成合适的比例。因而经济不会衰退。
我再强调一遍,新投不是印刷货币。
经济增长,货币量是要增加的,这种增加是正常的,不是新投让印钱的。新投只是强调,货币投放时应调整方式,使一部分货币发生主动币损,这样经济就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