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梁 发表于 2012-11-29 20:14 
很好!
请问价格如何调整。我给出一个模型,请你变化价格。如果你不同意这个模型,可以自己出一个。
企 ...
唔!还没想通呦! 之前另一篇就提过你的那几个混淆,後来一看你那篇「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就可能明白了;
你那些数学式子就甭看,原因同前述。
你创的的几个名词,币利、币存,先说这个所谓的币存,前述中提及,百年前Wicksell,事实上是更久远前已有人述及,经济学的名词是窖藏,Wicksell 虽提出但仍遵循货币数量说,只指出因窖藏使自然利率上扬、.....等等,後续这凯恩斯就提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明确的将之与利率挂勾,当然,後续的经济学者也修改了Wicksell 的论点,而有可贷资金说,亦或等同於Hicks等之ISLM架构,至於详情就请自行查阅。
其次那个币利,微观来看,无论前提是完全竞争亦否,遵循最大利润的厂商抉择下,这其实就是剩馀,而这剩馀使经济利润为0,等同归属於生产者或企业家;就宏观来看,商品全部加总之後,其实就是产出的两面,所得与支出。
至此,你这自创两名词,经济学早已论及,多此一举不知用意为何!更绝的是,经济学中这些部分各有对应之市场,一般均衡架构下,或即依循 Walras 法则,透过利率与物价而有均衡调整;整个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光吵这两变量,就占了绝大篇幅。
至於你的部分,对应市场含混或根本没这观念,特别是物价与利率皆不动,这是啥用意?只有量变量而无价变量? 难怪你找不到如何作均衡调整!
货币面也相当有趣,我问一元货币是否等於一元,那个什么「马老师」的,就别提他那个让人替他感到难为情的回答,你回答只有交易,但你那通篇却又跟利率扯上关系,这是什么道理?
从信用创造至储蓄过多,其实是个好问题,怎么不试试这可连结至国外部门,特别是汇率部分;亦或是生产力,固定资本形成至经济成长。
若对经济学有兴趣,这么学,应该很辛苦!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