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2012-2-23 08:10:20
领导人的任命并不靠绩效和能力,也是公司混乱不堪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08:05
前一段时间去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调研,感觉尽管现在国企改制很多年了,但是他们有时候还把自己当ZF,说的、做的还是以前的那一套思路,而且很多战略意图也是完全听命于地方ZF,一方面强调自己的企业性质,市场属性,另一方面又紧紧跟在ZF的左右,等着ZF的救济和施舍。我想原因还是体制的问题,虽然这么说比较笼统,但这确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11:36
很多国有企业是ZF实现自身公共管理职能、实现产业政策、搞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具,是ZF自身配置资源的载体,即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很多也是形分神不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17:41
人才流失也应该是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17:49
人才流失也应该是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42:33
核心问题反映在激励机制上,没有一套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旱涝保收,领导走半仕途路线,没有形成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09:57:52
现状:目前保留的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上基本还是委任制,企业负责人由地方ZF或主管部门任命,经济效益个体差异较为明显,有效益好的,也有停产好多年的。
成因:体制问题,ZF和企业还是没能很好地划清职责,地方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同时享受到行政级别待遇(较为明显地表现在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求机关单位人员要达到一定的行政级别才能应聘某个管理层岗位),部分企业也要求地方ZF给予行政建制。经济效益差异主要看行业垄断和市场化的程度以及地方ZF扶持程度。依附于行业垄断、地方ZF扶持的企业大多数都保持较好地效益,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缺乏地方ZF大力扶持的行业的国有企业效益好的占少数。
结论:委任制或者行政化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容易偏离市场经济需要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0:06:20
一些地方的私企,不想上市,怕股权被稀释和失去控股权。想上市的圈钱者居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0:35:30
现状:简单滴说是“冗员低效”
成因:缺乏适当的约束激励机制。国企里面的领导干部还是按行政职级划分的,科级、初级……而且负有经营决策责任的高级领导可以升迁调往ZF机构。这都不是市场导向,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升迁,势必向上级。。,而非着眼于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1:41:06
看看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2:04:16
他们是边缘化的国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3:53:33
很不乐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08:37
非上市国有企业会更加类似行政事业单位
事事讲级别
而且仍是大锅饭
信息更加不透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16:03
研究非上市企业公司治理,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一些企业不上市(这里不讨论那些本就不想上市的),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分两个,一是战略安全考虑,就不允许你上市,另一个是想上市只是不具备条件。
后者中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不只是管理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27:02
goodluck8 发表于 2012-2-22 10:13
哦,这个身边企业很多。就说说曾经历过的一个单位吧。公司实行股份改制,当时的管理者任改制后公司的总经 ...
回复楼主问的改制后企业治理结构问题:
董事会成员结构一般就是高级管理层中几人,多数都是由总经理兼任董事会主席,根据个人业绩和经理的偏好,董事会成员名单逐年会有所调整的。
而公司股份呈逐年集中趋势。对于业绩好的高层,有给予认股的机会。当然这些股在公司上市前,除了每年分红外,基本没有其他任何意义。之后为了实现上市目标,就会实行股权与资产分离和转移。
对于高管激励,一般是年薪制、年终奖加认股这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37:54
zxf977 发表于 2012-2-23 09:57
现状:目前保留的地方非上市国有企业管理上基本还是委任制,企业负责人由地方ZF或主管部门任命,经济效益个 ...
其股权结构和董事会如何?请继续发表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4:41:50
非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
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无法得到更多的资金周转,银行借贷难,社会融资难,高利贷被打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6:25:49
表现为:1、股权结构不清晰,各种利益方交错复杂
        2、缺乏权责利对等的管理机制,董事会有时形同虚设,最终由“一把手”说了算,无民主表决,无决策分析
        3、薪酬不透明,阳光薪酬很少不足以形成有效激励,而灰色收入存在增加了寻租成本,危害更大
原因:1、历史遗留原因
      2、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3、体制落后原因,亟需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7:07:36
经过持续几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大量的国企已发售殆尽,这是一场权贵资本的盛宴-mbo,如今的非上市国有企业有以下几种:1、属于国家战略安全的企业,如军工等。2、资源或行政垄断型企业:矿产。3、包袱巨大苟延残喘以至于没人敢下手的企业:如技术、产品落后的化工企业。1、2中企业目前生存状态良好,暂不考虑上市。第三种企业怎么包装就是无法上市,好的结局是拉郎配拉来一个盈利国企把它兼并,否则就靠ZF输血延续生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7:45:42
地方国企改制后的企业一般情况下,好的资产都是国有独资控股,部分收益较为一般的可以引入战略合作者,也存在部分好的资产被管理层暗中收购(公开信息是股权转让给民营资本,但是这些收购资本都是管理层和上级领导拉来的,背后有扯不清的关系),部分收益差的直接走关闭破产程序,资产拍卖完后,职工安置的包袱抛给了地方ZF。国有资本与其他战略合作方共同经营的企业,经营情况还是可以的,因为这部份让利的资产基本上也算效益可以的,同时战略合作方对企业发展特别经营战略、产品研发与推广等方面都会有明确的诉求和条件。效益不错的资产地方ZF一般都会要求控股51%以上或绝对控股,毕竟国资企业有时候还是要实现一些政治目的,这里就不细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9:39:53
马云是很牛的,阿里巴巴退市是很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19:47:00
非上市公司缺乏监督和积极的激励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0:43:48
我觉得国企的人事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关系户什么的一大堆,不管你有没有能力都往里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0:50:27
只要是国企,上市不上市差别都不大,资本结构中非公资本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1:01:53
姐姐就在这样的公司,学术问题不敢多说 就知道董事局结构相对简单些 但是中高层管理者待遇超高,高出人的想象了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1:04:17
多说两句吧 股权结构跟其他很多公司都是交叉持股的关系,领导的基本工资不算太高,根据级别来发,但是年终奖金高的离谱。只要丰年过节就发钱少则一千,还有旅游培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1:36:22
现状:委托代理问题较为严重,高管无法以企业利益为中心。
成因:由于未上市,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股权激励,外部监管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2:05:08
不管上市不上市,改制与不改制,根本目的都是圈钱。高管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公司股份,信息极不对称。就那么回事儿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2:36:23
    上市公司的前身不就是非上市公司嘛,以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吧~首当其冲的是权责不清,而且常常一股独大经营风险很高。上市相当于把本来不透明的国企放到公众的监督之下,渐渐权益分配和权利制衡都会规范化一些。有人说国企吃完财政吃银行,吃空了银行来吃股市,证券市场设立之初是为解决国有企业融资问题,那么对于非上市国有企业,应该说,它们有上市意愿但是不够上市条件,亏损的话恐怕要靠地方财政来补空,要靠创新治理结构扭亏为盈或和上市国企、上市或非上市的民企竞争,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民企即使非上市也可能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因为办家族企业的巨大激励,自己给自己打工,可是非上市国企囿于所有制缺陷,经营者激励程度和非上市民企不可同日而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3 23:00:06
1、非上市的,首先实力不怎地,然后地理位置不怎么地,也就意味着政策的支持不明显,在加上本身官僚体制制约,领导能力差,管理愈显混乱!
2、地方ZF部门的干涉,特别对领导人的任命不科学,导致一把手素质差,管理能力不足。
3、关系网的存在,大量官员子弟,不学无术,很难管理和制衡。
4、计划,行政,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无法接受现代企业治理模式。
5、基本治理机制是半计划经济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