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71 1
2007-01-20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证券报   
  1月19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有关金融改革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将在会上定调和决策。

  专家指出,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继1997年和2002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在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第三次高规格的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被视为新一轮重大金融改革启动的标志。会议将对今后一段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内容涉及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改革、资本市场发展、金融业对外开放、存款保险制度等。

  构建大金融时代新监管体制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会议将着重解决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经营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望就金融业综合经营、跨行业经营、形成大金融局面出台相关政策。特别是,将切实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最终将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但经过数次讨论,决策层决定:目前暂不建立超级金融监管部门——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而是要切实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即在“一行三会”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增加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协调,形成更为紧密的协调机制。

  专家认为,由于相关部门意见分歧较大,统一监管暂难施行。实际上,既可以有分业监管下的综合经营,也可以有综合监管下的分业或混业经营。要点不在于机构设置的分合,而在于人才、技能和理念,要早下工夫,培养适应综合业务的监管人才。

  银行改革纵深推进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中行、工行发行上市为标志,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次会议召开后,将进一步深化现有改革成果,农行、政策性银行改革将全面铺开。

  分析人士说,今后将进一步淡化银行行政级别,让国有商业银行还原企业经营者的本来面目。同时,将启动政策性银行与农行改革。

  国家开发银行将改制成商业银行,继续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其业务范围,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担风险”的原则,进行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试点。进出口银行正在加快战略转型,业务重点将由支持出口和提供发展援助,向支持进出口和国际经济合作转变,由单纯经营政策性业务,向兼营政策性业务和自营业务转变。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除了负责粮棉油收购的资金发放外,还将赋予其对所有涉农产业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支持职能,甚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银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后一家未进行改制的农行,其“整体股改,择机上市”的改革思路有望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决策层对农行改制极为慎重,要求农行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框架下论证和设计改革方案,这也正是农行股改的复杂之处——横跨农村金融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两大难点。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总结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将是这次会议对资本市场发展定下的基调。

  专家介绍,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债的监管很可能由证监会负责,发改委将专注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项目债进行监管。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

  金融宏观调控将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目前的“稳健”财政、货币政策的基础上,会议可能会提出向“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型。此外,调控思路将由被动调控转向主动调控,由短期调控转向中长期调控。

  此外,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并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背景下,改变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刻不容缓。今后,有可能向新加坡的GIC(政府投资公司)模式学习,成立专业化投资公司,主要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然后向央行购买外汇的方式进行投资。这将为宏观调控提供新的工具。

  应对金融业全面开放

  去年底,我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结束,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这次会议将讨论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中资金融机构如何加强金融创新,以应对实力庞大、业务经营全面化、金融工具先进和全球网路发达的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如何进行内部资源重组,打破原先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以提高效率;中资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本土网点、一些业务上的优势,做大做强。

  存款保险制度雏形将现

  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人利益的重要保护伞。有关部门提出的“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详细方案将提交会议讨论。如果进展顺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工作将在会议后启动。

  存款保险制度方案的基本框架是:明确规定存款保险限额;强制存款保险,防止出现逆向选择;存款保险机构由政府管理并具有履行职能所需要的职权;实行事前征收保费方式累积基金;实行差别费率,促进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除上述议题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等在这次会议上可能都会涉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0 21:59:00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今启幕 政策性银行改革将破题

作者:苏曼丽  来源:新京报   发表日期: 2007-1-19

决定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改革方向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今天(19日)在北京召开,并将持续两天。有关金融改革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将在会上定调和决策。外界预测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将成为会议讨论内容。

从规格到议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不同于每年例行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一会议此前只在1997年和2002年底召开过两次,而每次都推出金融改革及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分别包括启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和设立银监会。因此这次会议被外界视为新一轮重大金融改革启动的标志。

其实,自上一次于2002年召开会议以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陆续重组上市,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保险投资领域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外汇体制改革也取得显著进步。

“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上一次工作会议指定的一些目标,但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新问题,亟待新的思路和改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赵锡军说。在这一背景下,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题将会侧重深化改革、理顺结构。

  ■会议议题展望

  政策性银行改革即将破题

2006年,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三大银行都成功地完成了改制和上市工作,农业银行的改革也已箭在弦上。外界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的2007年,改革的春风将吹向政策性银行。而在此次会议上,很有可能确定政策性银行的转型之路。

专家表示,按照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思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将根据各自条件,按照一行一策的方针进行商业化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目前财务指标最为优良的国开行将被率先打造成商业银行。根据国开行昨天交出的2006年成绩单,截至2006年末国开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72%,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1%以内。而此前不久,国家进出口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行表内业务贷款余额231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47%.农业发展银行截至200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则为7.65%.因此,业界也一致认为国开行将拔得头筹。

根据《财经》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已经达成共识,国开行将延续其中长期信贷功能,不做零售业务,并与财政彻底“断奶”,建立受资本金约束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目前,国开行已经为此专门成立了“商业化改革小组”。

农村金融将全面开花

前些年,我国的金融改革主要在城市进行,尤其是在国有银行中进行,农村市场力度并不大。这两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需要金融的配套。但实际上,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很不完善,投入非常有限。

近期,国家频繁出台农村金融的重大政策,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在200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邮储银行挂牌成立;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对农行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将全面拉开。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中惟一尚未获得政府注资的银行,农业银行的改制问题无疑将成为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最为关键的话题。经济学家认为,此次会议最大的成果可能是为中国农业银行制订全面改革的一揽子计划,可能包括政府注资以及清除不良贷款,从而令该行得以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实现上市。

此外,农业保险也得到重视。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未来保险服务竞争的主战场在农村。”近期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农业保险“三补贴”,该政策具体落实方案也很有可能在此次会议中被讨论。这样,将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系。

  公司债券市场转交证监会?

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如何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近日有消息称,公司债的监管很可能由证监会负责,发改委将专注对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项目债进行监管。

2003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国务院体改办合并而成国家发改委,企业债的发行管理工作由发改委财政金融司承担。但企业债发行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手续复杂、交易成本高、申请时间长,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灵活安排的需求。如果由证监会负责企业债,那么将是对现行的企业债券管理的一次分流,也将迎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又一次发展机会。

2006年12月26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公开场合论及下一步资本市场工作时,曾重点谈到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公司债发行体制。是否真有此意,只待这次会议揭开谜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