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73 4
2012-04-20
最近从银行暴利、垄断经营的批评,到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再到深圳抛出的金融创新方案,再度引燃了人们对金融改革的热议。  当下对金融改革的期盼至少存在三个层次:一是呼吁放宽准入,促进市场竞争;二是对现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三是放开价格,即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再限定存款官方利率,亦真正放开存款利率,无论上浮或下浮。
  放宽准入,属增量改革,相对阻力最小。但监管的犹疑也不无道理。在现有监管力量配备没有相应增加的条件下,而且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和退出制度下,放宽准入,如何避免当年城信社巨大道德风险再现,由央行再贷款补窟窿、实际由全社会埋单的一幕?
  容易被忽视、最具难度,也最具全局性的还是存量改革,终极目标是改善现有正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但说易行难。各金融机构恰恰已进入自身改革动力匮乏的阶段。无论是国有绝对控股的大型银行,还是漏洞百出的农信社,改革的方向原本很清楚,降低国有比重,摆脱官办特色,真正向市场化转变,但当局似乎视而不见。为什么?只因眼下的日子还过得去甚至舒服得很。
  利率市场化为何现在不是最紧迫的?今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发表陆磊的专栏,基本和央行的主张思路一致,利率是价格工具,若维持寡头垄断的市场,价格机制无论怎么动都可能是伪市场化。
  任由各种力量博弈却缺乏系统性设计的结果,已再次变成各地对中央优惠政策“小熊分蜜饼”式的跃跃欲试,实际效果有限,且可能埋下新的后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0 14:31:23
只有当问题恶化到了非要进行改革不可的地步时,改革才会真正落实。否则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2 11:55:39
就在确定温州金改区的前后几天,《人民日报》有社论,值得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4 15:51:54
纵观历史,自发性改革少之又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