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252 222
2012-08-22
最重要前提是,与所有的经济改革不一样的是,金融改革其实必须是……
以下内容回复可见……

本帖隐藏的内容

郑作时:温州金改,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来源:http://bbs.703804.com/thread-14356018-1-1.html金融改革常常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先声。1979年,开始全面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人民银行一分为四,工商、中国、建设和农业四家银行分别从人民银行分立出来。从之后的改革开放来看,这一步棋是必须要走的。因为之前国内没有独立核算的企业,如果要企业自负盈亏,那么银行首先要改革,没有独立核算的银行给企业算计总账,企业就不可能达到独立核算的地步,老是躺在银行的拨款或者是贷款上吃饭好了。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道理是,三十多年之后,当中国经济要向依靠内需、依靠创新发展的道路转型之时,全社会上下同样发现金融进一步改革是首先之事。没有金融机构对于企业创新的洞见和投资;没有平等的、无差别化的贷款水平;没有金融业企业自身对于经济波动的精准把握,国内经济就仍然会在银行无序竞争的指挥棒下来回折腾,企业间的竞争就依然不会公平,而创新就很难说能成为主流。
正是这种全社会的需求,催生了温州金融改革的出现。不过,从温州金融改革的现实和动向来看,这项改革的失败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这其中包含的最重要前提是,与所有的经济改革不一样的是,金融改革其实必须是全国一体化的,不能从地方性试验做起。我们知道,资本是最容易流动的,所以温州一地进行金融改革,其信号必然是失真的。这有点象大邱庄和华西村的农村改革,虽说是农村,这些地方的富裕与农业无关。不说别的,就说是全国各地到这些地方参观的人流,都足够养活他们了。
另外,金融改革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的是大量的权限。从目前的动向来看,温州的金融改革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对权限的要求,无论是利率市场化、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还是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和规范标准,都在出现地方监管者和z&y相关机构的权限要求争夺。
这是因为实践要求这样做,比如说,有个新创企业手里有一个创新的产品,但没有钱,因此它有意向外募集借款,借贷人有点吃不透这个产品有多大市场,因此要求三成年利,有可能的话是不是还可以债转股。新创企业的经营者因为争于推广产品,需要钱,所以什么条件都肯答应。那么这样的交易,是否符合法律?更进一步地说,温州作为一个金融改革区,是否允许这样的金融交易存在?是否能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这样的交易。这就是本次金融改革必然要回答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这样的事实已经大量存在,不是你不回答或者禁止它就会消失了的。
而从温州的实践来看,地方试点改革金融,权限不足是大忌。虽然试点区域常有一些放权做法,但实践要求的权限常常远远越过部门的设限。而众目睽睽之下的温州金改,对于权限的突破则更为困难。
允许还是不允许民间已经存在的金融交易存在,以监管的思路还是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温州的金融改革,这是本次改革试点的一个重大考验。
但从本次温州金改试点的架构来看,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不乐观的。可以看到,温州金融改革的两个主持者,一个是人民银行温州支行的行长,一个是温州市ZF金融办公室的主任,后者在转到这个工作之前也是人民银行的管理者。
我们都知道,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因此各级人民银行对于本地的金融都负有管理之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人民银行出身的管理者来主持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必然会导致以监管而不是发展的思路来主导这次改革的试点。
目前这次试点的动向也在证明这一点,除了正常的引入更多的金融机构,放松管制条件之外,在对待民间借贷的举措上,温州金改体现了监管思路的主导性。其一是民间借贷的合法化,主持者用登记和监测两个办法来实现。也就是说,民间借贷要到某个登记中心登记一下,而相应机构根据登记的利率来发布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
这个看起来很美的办法,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从民间借贷的求贷者角度来说,为什么要求助于接近高利贷性质的民间借贷?因为在正规的金融机构里拿不到贷款,没有相应的服务。而反过来,在没有资信条件下,民间借贷中的资金借出方为什么肯借钱?因为高利率所带来的高收益。既然双方都处于地下状态,怎么可能用登记的方式来浮出水面呢?所以我们已经可以从相关信息中听说,那个登记中心的第一笔借贷登记,是温州金改的参与机构自己人借给自己人的。
如果是用监管而不是发展的思路去进行金改试点,温州金融改革的失败概率将会相当之大。但是我们知道,人是最难改变的。
当然,虽然可以看得到温州金融改革的前途暗淡,不过我们还是热切地期盼这次改革能有一些成就。因为金融体制上的问题,尤其是国内金融对于实业的阻碍作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疲软的情况下,金融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国内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
这是根本的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8-22 21:10:59
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21:15:45
温州人还是确实聪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21:17:06
kankanshu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21:20:44
瞅瞅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2 21:20:5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