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表示:如果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抑制全球通胀的根源所在,那么在未来十年中国将会成为推动全球通胀的源泉。
查诺斯(Chanos)先生,所谓的中国经济硬着陆在哪里呢?中国经济硬着陆究竟什么时候会发生呢?根据中国持续与通胀对抗的情况来判断,中国消费者及中国将成为未来十年推动全球通胀的一大力量。中国经济增速或许正在放缓,但其需求因素仍然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至少是“四缸驱动”,有时甚至是“五缸驱动”。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周一在一份长达37页的报告中表示:“全球资源限制加剧,中国生产成本普遍上涨,加上世界各地普遍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将迎来通胀高企且变化剧烈的一段时期。如果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是抑制全球通胀的根源所在,那么在未来十年中国将会成为推动全球通胀的源泉。”
巴克莱资本题为《中国:奇迹之后》(China: Beyond the Miracle)的系列报告已成为该机构分析中国的一部巨作,而这份报告正是该系列报告的第五部分。在这份报告中,巴克莱资本的新兴市场研究团队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通胀率是否确实已经见顶?中国通胀率今年1月份有所回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两周前曾宣布,1月份核心通胀率有所回升,从去年12月份同比上涨4.1%,抬升至1月份同比上涨4.5%。此项结果令市场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中国通胀率自去年7月份于6.5%见顶以来首次出现回升。中国不会很快出现通货紧缩。
大多数分析人士把中国通胀率1月份出乎意料的回升归因于当月恰逢中国农历新年假期,而这些数据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感觉要好许多。在春节期间,需求往往会增加。不管怎样,实际结果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市场严重低估了“春节效应”。现在的通胀形势究竟是怎样的呢?
市场普遍看法是,中国的通胀压力在未来几个月将会继续减缓。“在我们的基础假设中,我们预计2012年中国全年通胀率将从2011年的5.4%下降至3.2%。这一预期的基础是:我们认为,需求放缓将缓解资源及产能限制。因此,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胀压力应会与经济增长一起放缓。”巴克莱分析师如是写道。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的部分官员此前曾警告说,中国通胀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中国ZF设定的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目标为7.5%(巴克莱资本预计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1%),但地方需求促使许多官员告诉中国媒体说,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达到8.5%。而且,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可变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工资上涨、大宗商品价格(石油及农产品)以及美国可能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更不用说欧洲货币印刷机在未来一年将滥印更多钞票。
巴克莱不认为中国ZF在操纵通胀数据,但也并不排除中国实际通胀率比公开数据高出两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中国1月份实际通胀率不是4.5%,而至少是5.5%,或许高达6.5%。
决定中国通胀水平的主要基本因素是流动性过剩(美国/欧盟实施有史以来超低的利率政策及量化宽松政策)、产能过剩以及通胀预期。其他许多因素,比如工资、食品及能源价格,要么是最初触发通胀的因素,要么就不过是流动性及产能过剩的表象而已。换句话说,如果那些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的话。那么这些其他因素都会导致全面通胀问题。
有一种解决办法或许会令美国ZF及反华人士感到满意;中国减少ZF补贴。
“遏制通胀压力的最佳政策性策略是收紧流动性,放缓经济增长步伐,并影响市场预期。一些政策性措施,比如补贴低收入家庭,向种粮农民确保化肥供应,以及调控某些价格,这些可能会有助于缓解通胀之痛,但这些并不是长期可持续的宏观经济应对政策。”巴克莱资本的新兴市场研究团队如是写道。
影响中国通胀率的各组成要素
1月12日同比增长情况
总体通胀率 4.5%
食品 10.5%
非食品 1.8%
居住 1.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9%
交通通讯 0.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6%
服装 3.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6%
烟酒及用品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