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东西,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里;爱情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它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控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思想和心理,而且力量巨大,大到往往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或根本无理可讲。然而,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亲人之间的感情可以理解,血浓于水啊,可是,原本陌生的男女之间也会产生比这还浓厚的感情,为什么呢?
一、爱情问题的提出
男女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爱情?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问题,是因为它太熟悉了、太常见了、太显而易见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是因为荷尔蒙的原因;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男人与女人都需要爱;是因为男人的阳刚之气需要女人的阴柔之气来增加其弹性,女人的阴柔之气需要男人的阳刚之气来增加其硬度;是因为人类有两性之分,异性相吸;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会有七情六欲吧;是因为两个人的生活态度,加上化学作用产生的现象;是因为没有了爱情,也就没有了人;等等。
之所以说,这又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是因为上述所有答案,都只是阐述了爱情的外部联系或外部表现,而没有从本质上揭示出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而要了解爱情产生的内在动因,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爱情的本质。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男女之间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而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主观的东西必然对应着某一种客观的事物,那么,“爱情”这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形式,所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客观事物?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在根本上都是为了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人类社会的一切规律在本质上都是广义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的客观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的主观反映,任何情感都是以利益(或价值)为核心,都是为了人的利益(或价值)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情感的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如何有效地识别价值、表达价值、计算价值、消费价值和创造价值。也就是说,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对应着某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物,都是人脑对于某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或价值事物的主观反映。
男人与女人所产生的情感(即爱情)是人类所有情感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对应着男人与女人之间所产生的某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总之,爱情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异性之间某种特殊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
三、男女之间的价值差异性
男女之间的价值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殖价值特性上的差异。生物界由无性繁殖发展成为有性繁殖,实现了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这是生物界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加快了生物的进化速度。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只能通过自身的生与死来被动地、痛苦地接受自然的选择,没有任何主动性。对于有性繁殖的生物来说,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通过配偶之间的优化选择来主动地筛选,从而大大提高了遗传信息的积累速度,加快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人类的生殖活动中,男人完成授精的生理行为,女人完成受精、怀孕、哺乳等生理行为,男人与女人分别具有不同的生殖价值特性,从而实现人类在生殖活动上的自然分工。
2、劳动价值特性上的差异。男女在生殖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影响和制约着他们在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决定着他们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差异。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男人必然更多地承担着其它方面的劳动义务,因此女人在其它方面的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生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高强度、高速度的体力劳动,其体力劳动能力通常要低于男人;由于身体受养育活动的制约,女人不能过多地参与户外活动,从而缩小了她们的见识面,限制了她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了解,阻碍了她们对于事物的综合反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其脑力劳动能力通常也要低于男人。但是,女人在人口的生育、养育和培育过程中,逐渐培养了高度的细致心、耐心、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
男女在劳动能力和劳动特性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从劳动的体力强度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强度劳动,女人则善长于低强度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活动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动态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静态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复杂性来看,男人善长于复杂多变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简单重复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发生特征来看,男人善长于突发性、随机性劳动,女人善长于渐变性、常规性劳动。
从劳动场所来看,男人善长于室外劳动,女人善长于室内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运动幅度来看,男人善长于粗犷性劳动,女人善长于细致性劳动。
从劳动时间的长短来看,男人善长于短时间劳动,女人善长于长时间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技巧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技巧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技巧性劳动。
从劳动行为的合作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合作性劳动,女人善长于低合作性劳动。
从劳动成果的创造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高创造性劳动,女人善长于高传统性或继承性劳动。
从脑力劳动的思维特性来看,男人善长于逻辑推理性脑力劳动,女人善长于形象思维性脑力劳动。
2、消费价值特性上的差异。男女在生殖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决定着他们在消费活动的分工与合作。由于女人在生殖活动上承担着大部分的劳动义务,就必须消费大量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因此女人对于以生育、养育和培育为价值功能的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男人,而男人对于其它生活资料的消费能力要高于女人。
男女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特性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根据消费速度来区分,男人重“暴饮暴食”消费,女人重“细水长流”消费。
根据消费行为的活动性来区分,男人重动态性消费,女人重静态性消费。
根据消费场所来区分,男人重家庭外消费,女人重家庭内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时间特性来区分,男人重新潮性、创造性产品消费,女人重传统性产品(家具、居室、服饰除外)消费。
根据消费的动机性来区分,男人重客观目的性消费,女人重主观感受性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内容来区分,男人重价值内容性消费,女人重价值形式性消费。
根据消费的计划性来区分,男人重计划性消费,女人重随机性消费。
根据消费的价值效用来区分,男人重发展性消费,女人重生存性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精神性消费,女人重物质性消费(表达感情和体验情感的消费除外)。
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层次来区分,男人重高层次消费,女人重低层次消费。
根据消费的合作伙伴来区分,男人重与朋友合作消费,女人重与亲人合作消费。
根据消费主体的类型来区分,男人重集体性消费,女人重个体性消费。
根据消费活动的自主性来区分,男人重独立自主性消费,女人重被动诱导性消费。
根据消费资料的价值来源来区分,男人重借贷性消费,女人重贮蓄性消费。
根据消费方式的差异性来区分,男人重求异消费,女人重求同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