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50 2
2012-02-26
提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印度经济表现出色的原因在于其ZF在危机前建立了良好的政策框架,而且危机期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得当。而今,印度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明显恶化,政策应对能力也被削弱。如果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再次冲击印度经济,当局难以像上一次那样大力实施财政和货币应对措施。印度要回归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的繁荣时期,首先需要经历一个巩固时期,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强劲的全球经济的支持。
  (外脑精华·北京)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印度ZF应对有方
  多数人认为,2008年雷曼公司破产引爆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经济迅速复苏是因为该国对全球经济的依赖度较低。
  然而,这种解释不仅不全面,甚至可能有误导性。2009-10年间印度经济之所以表现出所谓抗冲击能力,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冲击的初始影响较小,而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对得当。
  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ZF在危机前的经济高涨时期努力建立了四种抗冲击机制:巩固的财政状况、庞大的国际储备、较高的名义利率和对于本国良好经济管理(表现为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的国民信心。再则,印度政策框架还有两个“结构性特点”。一是通过印度央行的“市场稳定方案”,隔绝资本流动的波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二是管理市场化名义汇率的高超技能。
  虽然印度当局建立的上述风险管理框架很有先见之明,但要运用这些工具应对经济下滑仍需谨慎行事。基于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经验,国际金融界的主流观点是,经济危机时期应运用扩张性的逆周期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剧市场恐慌。当时印度面临的一项重大不确定性就在于,外汇储备明显下降会引发怎样的市场反应。然而,命运往往偏爱勇敢者,印度ZF不仅得到了市场的奖赏,还赢得了2009年5月的大选,而且优势进一步扩大。
  国内外经济环境恶化,印度的危机应对能力明显减弱
  回顾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印度的经验,既是为了比较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与2008-09年间的不同之处,也是为了分析当前印度经济与2008-09年间的不同之处。就国际环境而言,欧元区危机暂时缓解,但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亚洲开发银行的评论和国际舆论都认为,欧洲银行业的收缩将对亚洲经济产生很大影响,而印度企业部门很可能会是亚洲受影响最大的部门之一。印度国内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已经急剧增加,而那些国有银行只能排队等待接受ZF注入资本,这正是穆迪下调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信用等级的原因之一。而且,印度ZF的经济政治管理声誉受到的沉重打击所造成的危害或许不亚于上述技术性因素。打击ZF声誉的因素包括日益泛滥的腐败丑闻、最高法院和审计总署等重要宪法机构的严厉责难以及国大党内部和国大党与ZF中的重要盟党在重大政策问题上的分歧。
  那么,如果全球金融体系的动荡再次冲击印度经济,印度ZF将如何应对?尤其是在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印度ZF将会再次以逆周期方式放松政策,还是只能以更常规的方式实施财政和货币紧缩?
  2008年,全球性金融机构自身惊恐不安,而且受到重创,因而印度卢比面临投机性攻击的风险并不大。但这一次的情况未必会如此乐观。在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庞大对外融资需求的压力下,印度自然会成为全球对冲基金关注的重点。就此而言,印度最近与日本达成的货币互换协定为前者增加了一条防线。但总体而言,印度在外汇储备问题上应更加谨慎。
  就此而言,我赞成2011年末卢比暴跌期间印度央行袖手旁观的做法。央行通过此举有效地表明,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振荡,央行愿让名义汇率承担经济调整的重担。
  2011年末,卢比币值与股市价位之间的高度关联显示出来,令许多印度企业面临挑战,因为它们面临外币可转换债券到期赎回的压力。在牛市之中,这种债券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方式,但其隐含成本却在当前的不利经济环境下显示出来。
  一个更艰难的问题在于,面对经济减速,印度央行现在能否承担利率政策的放松。在1月底的货币政策公告中,印度央行关注的重点是流动性管理而非放松货币政策。事实上,央行此举意在表示对ZF未能严守财政纪律的批评。可以想见,这一次货币政策对刺激印度经济的贡献度无法达到上一次的程度。
  那么,财政政策又如何?同样,2012年也不允许财政政策重演2008-09年间的大力应对。印度的财政政策操作能力和改革信誉都已遭受严重打击,市场很可能会反对以国内刺激措施取代外需的政策尝试。结论是,印度要回归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的繁荣时期,首先需要经历一个巩固时期,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强劲的全球经济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6 22:23:5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6 22:30:56
和中国相比,哪个国家的境况更糟糕呢?我觉得是中国吧!——1.我们未富先老;2.我国的赋税问题值得考量;3.我们的精英是否能挑起民族的脊梁;4.我们的大学除了制造文凭、乱搞官僚学术,还能否培养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