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乔丹状告乔丹体育,乔丹体育A股IPO可能暂时停止,幸好没有伤及普通投资者,对公司而言则福祸难料。若乔丹体育能获得乔丹认可,其“乔丹”的招牌含金量将名副其实,IPO也就多了一块护身符。
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的乔丹体育,因为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向中国法院提交的一纸诉状而出现了变数,乔丹指控乔丹体育未经其许可而“蓄意且毫无顾忌”地使用其姓名,并且误导消费者。此案一旦进入审理程序,乔丹体育的IPO很可能暂时停止,待法院作出判决后再作定论。该来的躲也躲不掉,乔丹体育IPO硬伤最终提前发作,幸好没有伤及普通投资者。
在去年乔丹体育宣布申请IPO的初期,许多业内人士就表示,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民族企业,商号及主要产品商标“乔丹”均与美国前职业篮球球星的中文译名相同,该品牌存在潜在的商标侵权风险。对此,乔丹体育也早有准备,在其招股书上已经专门就两者关系进行说明,称与迈克尔·乔丹之间不存在纠纷及潜在纠纷。但事与愿违,这颗潜在的“商业炸弹”还是被引爆,乔丹体育的烦恼开始纷至沓来。
面对乔丹的起诉,舆论对乔丹体育充满了道德谴责,指责其是一种“傍名人”的商标抢注。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商标抢注本身是一种法律允许的行为,这反而体现了乔丹体育具有敏感的商业头脑。从1984年建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乔丹体育到现在的年营业收入已经接近3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家企业的成功。而证监会发审委在审核乔丹体育的IPO申请时,肯定也不会将其误解为有美国人乔丹参与其中,否则,审核就真的是天晓得了。
尽管符合法律规定,乔丹体育仍明显属于打擦边球,得了便宜还卖乖。试想,没有“乔丹”的金字招牌,它的营业收入能否大幅上升?A股IPO能否顺利过关?一些消费者表示,“直到飞人打官司我才知道两者互不相干。”,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同在晋江的安踏、匹克等品牌都一致选择赴海外上市,唯有乔丹体育欲成为A股首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难免被质疑,主要原因是如果按照美国法律,乔丹体育将构成侵权,在国外很难生产,而选择国内上市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规避法律风险。
不过,整个事件对乔丹体育仍福祸难料。从上市的角度看,诉讼肯定会对它带来很大的影响。虽然诉讼并不构成上市的直接障碍,诉讼对上市的影响主要是对它有没有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有没有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导致利润出现问题以及对整个企业的前景出现重大的影响。“乔丹”商标对乔丹体育意味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无形财产,也就是说与它的市场份额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如果商标被禁止使用,它的市场份额、销售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疑对上市构成很大的障碍。
而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对它来讲或许都是好事。经营的好坏还是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只要产品过硬,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即使遇到风波,影响也是很小的。同时这一事件如果能唤醒国产品牌的觉醒,反而会促进产品的经营。这一事件在受到公众极大关注后,如果乔丹体育运作得好的话,等于在无形当中做了一个广告。有时消息虽然是负面的,但会赚取眼球和点击率。这时如果危机公关、危机营销做得得当的话,不仅会把对负面消息对品牌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还能得到免费广告,可以借这个机会进一步促进营销。
总体而言,乔丹体育既然以擦边球的方式使用了“乔丹”这个名称,就必然要付出某种代价,现在它在IPO上的受阻便是其一。如果这场官司最终输了,那么不仅其上市将变得遥遥无期,乔丹体育积数十年心血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也将受到重创。而一旦处理得当,能够化危机为商机,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甚至产品获得乔丹认可,其“乔丹”商标的含金量将名副其实,消费者的忠诚度会更稳固,A股IPO也多了一块护身符,以致于为未来游资炒作创造了题材。
http://www.ipocn.org/info/201202/qiaodan25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