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号两天考试结束可能考试期间过于紧张,昨天在宿舍歇了一天,今天才感觉恢复正常,现将自己考试中的体会写下,希望和各位同学交流一下考试心得:
<P> 1.政治:卷子拿到手,第一个感觉就是选择题今年和往年相比,风格完全不一样,干扰性特别大,很多题多是从合理选项中挑选正确答案,前两年一看选项就能出答案的情况不复存在. 特别是多选,哲学迷惑性极大,邓论很多选项经不起推敲,借用<STRONG>徐之明对最后一个选择题的评价:"</STRONG>要选全部都可以选,不选也有不选的道理,这个题比较模糊。" 去网上查了一下答案,基本上是没一个版本的多选答案都有很大的出入,综合多种答案,个人预测我的选择在40-42左右,不知道和大家相比是不是相差甚远. 在看大题个人认为第一题考了一个隐性知识点,比较不好答以外,其他大题都是多问,问题层次也比较清晰,所以感觉比较好大,特别是选做第一题,三段材料给出三点答案,再合理补充,得出较完善的答案应该不是很困难.但北京地区主观题给的分太少,所以今年我不敢奢望政治能拿到75+.</P>
<P> 2.英语:我英语基础不好,六级第三次才勉强过线,去年英语也就考了50出头,但感觉今年英语相对于去年英语较为简单,阅读没有背景生疏的题材,多为同学告诉我新题型基本等于送分,我也基本同意他们的观点,今年翻译相信有不少人也做过,小作文在新东方王江涛发的作文资料里也出现过,大作文更是俗套,第一段可以引用05年作文的语句,作文主题我写的缺乏自信,反之这要坚持自我,这样好象就能和04年作文联系上.所以预计英语能取得合理的分数.</P>
<P> 3.数学:我考的数学四,个人感觉今年数学卷子高数难度增加,概率和线代难度下降,我觉得这是去年数学分值改革的结果,虽然考前根据高数分值增加推测出难度会增加,但当时时间紧张,再觉得数一和数二的高数真题做起来颇为棘手,在加上我本是工科学生,一向对高数比较自信,所以没去理会数一和数二的高数真题,造成高数由于缺乏合理训练失误丢分,感到遗憾. 选择题觉得2.3两题有迷惑性,大题中觉得高数部分17.20题极为常规,难度不高,18题的积分区域让人琢磨不定,浪费了间. 19题个人感觉还有有一定难度的,不过一旦把问题摸清了,做起来就很顺手,听说数一把第一问取消,直接问第二问,增加了难度. 线代和概率个人觉得都是近年真题中涉及到的常规体型,没有什么新意,值得提的是22题求距阵B和23题(1,2)区间上Z的分布函数计算量大,在考试最后阶段考验人的心理能力,24题等于送分题吧.因为高数选择在交卷时慌乱中误改一个,使得数学分数将低于预期值,个人觉得这次数学考试更加考验了考场的心理能力.</P>
<P> 4.专业课:我去年也考的的经济学院的世界经济,跨专业,也就看了几天书,上去一个题不会,老师可伶我给了60来分. 刚才看了论坛上大家说今年的专业课简单,我基本表示同意,基本都是经院往年真题中涉及过的,因为今年是全校统考嘛.但我觉得今年的都是大题,任何人都能上手,但是能答到那种程度就得看个人造化了.政治经济学 </P>
<P> 第一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因为我是工科出生,学习时间有限,缺乏对经济学更深刻的理,就能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答了一点. 对象我答的是:生产,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经济运行层次吧,水平有限,一是估计答错了,二是估计即使大体不错,也缺乏合理的论述. </P>
<P> 第二题:部门间的竞争,我也就答了垄断和平均利润吧. (估计没答一定程度)</P>
<P> 第三题: 信息不对称,然后举一个例子:这题高的那本书上讲的很清楚,答起来很多,棘手.</P>
<P> 第四题:菲利普斯曲线:我以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三个流派答了一下,</P>
<P> 第五,六题,是计算题,经济学院的常规题型,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P>
<P> 第七题:公平和效率, 热点问题,答了一大堆,但很乱,</P>
<P> 第八题: 论述市场效率,然后说明市场失灵: 第一问高的书上说的很明白,第二问涉及一大章节的内容的,随便写了写.</P>
<P> 第九问:说明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 说明区别,然后评价: 答到这里时间已经很紧张了,头脑发热,诸多重点没写上去,比如三大流动偏好没提,新货币数量理论也就把方程式写了,忘写货币数量需求的四个决定条件了(最后在缝里补充了一点而已),另一方面却又引申过度,过度论述了货币学派的观点. 两个理论的区别方福前那本流派书上好象有7.,8个区别,当是也就记得5个了. 评价这个问题在姚开建那本常考知识点上有涉及,大概是指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关系什么的,我胡乱写了写. </P>
<P> 这个专业课考试完全应证了各位斑竹说所的课本为主,在此对人大经济论坛上各位斑竹表示真诚的感谢.</P>
<P>希望可以和刚经历过这次考试的同学交流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