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7日,经济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就业第三阶段交流会在院614会议室举行。经济学院院生涯发展办公室主任、学工组长张馨老师、研工组长袁莉莉老师、全体毕业班辅导员共同出席了会议。
根据学院2011年3月动态就业统计数据,学院仍有217位同学尚未明确毕业去向。会上,辅导员们就217位同学中就业较困难学生的情况逐一进行了介绍,并和与会辅导员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学生弱势、探讨解决方案。
经辅导员反映,本届经济学院尚未明确就业去向的同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错过最好的就业时机。考研失利、实习期结束未能留用、原就业单位出现意外等均是导致学生在最近刚刚启动就业工作的原因,然而近期企业招聘信息较少,学生在情绪上未免呈现出焦急和紧张,就业进展也不够顺利。
第二,学生自身因素。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各方面竞争优势较不明显等类型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尤其在设有群面环节的招聘中通过率极低。
第三,学生心态仍需调整。至今仍有部分学生保持谨慎投递简历的态度,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应聘,然而随着招聘信息越来越少,该部分同学的求职策略亟待调整。
针对以上问题,辅导员纷纷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要鼓励学生调整心态,避免盲目悲观,但也切忌盲目乐观;其次要端正态度,清楚给自己定位,尝试先就业再择业;第三要放宽就业视野,将就业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地区。同时,经济学院收集所有就业困难学生的简历和就业意向,形成“经济学院绿色通道简历库”,以期及时、迅速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学生。
按照经济学院生涯发展办公室的工作规划,毕业班辅导员将在就业年度举行6场就业阶段交流会,以期及时沟通学生就业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旨在适时把握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最后的3个月时间里,经济学院将继续努力,争取顺利完成本年度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