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5 0
2012-02-28

 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美国朝野将增加就业的希望寄托在 振兴制造业上。但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杰伊·蒂蒙斯指出,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奥巴马政府在现阶段大谈制造业复兴,不乏选举和 就业率等政治考量。

  再工业化,越说越兴奋,越做越为难

  在总统大选年,面对仍高达8%以上的失业率,美国朝野纷纷把增加就业的希望 寄托在振兴制造业上。但是,制造业复兴实在是言易行难。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 杰伊·蒂蒙斯说,美国制造成本仍然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高出20%以上。“这一成本 的差距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造成的,而是华盛顿的错误政策自我导致的。”蒂蒙斯指 出,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应该说,奥巴马政府在现 阶段大谈制造业复兴,不乏选举和就业率等政治考量。但长远看,制造业复兴是美国 “经济再平衡”的必要举措,美国朝野和经济界对此已有较多共识。

  出身家具世家的科克伦迫于竞争压力,当年毅然变卖家产,到中国当家具顾问。 一年半前,他回到家乡,重新投资办厂。

  美国制造业是否已经走在复兴道路上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舆论看来,布 鲁斯·科克伦家族的经历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完美案例。

  科克伦家族前后有五代人经营家具生意。早在1930年代,科克伦家族就在北 卡罗来纳州的林肯顿开办了家具厂,制造桌、椅等,1936年该厂雇佣25名工人 ,到1982年最鼎盛时期,林肯顿家具厂有工人1千多名。然而,到了上世纪90 年代,工厂生意每况愈下。1996年布鲁斯·科克伦变卖了工厂,他本人到中国为 家具公司当顾问。然而,大约一年半前,科克伦回到了家乡,在他的家族曾使用过的 仓库里,他的林肯顿家具厂重新开张了。他投资了五百万美元,雇佣130名工人, 制造实木家具。今年1月底,第一批家具出厂。

  “为什么要重新办厂,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不是比中国高很多吗?”科克伦解 释说,中国就业率很高,企业招工成了很大问题。中国工资成本快速上升,而且货物 运输成本高、时间长。科克伦觉得“在美国制造家具已经能够与中国进行竞争”。

  近来,科克伦成了红人。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在白宫召开一 次主题为“内包”的论坛,科克伦和福特、杜邦、奥的斯电梯、英特尔、西门子美国 公司等企业巨头的负责人一同获邀参加。1月24日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 时,白宫特意邀请他作为特殊客人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一起坐在贵宾包厢内聆 听演讲。“科克伦重新开办林肯顿家具厂、把制造业工作机会带回一个被外包严重冲 击的地区的成功故事,表明美国人能够克服他们面对的挑战。”对于科克伦受到的礼 遇,白宫官员如此解释。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多种因素带动下,美国制造业切实正在复苏。不过,这种 复苏是衰退过后的一次反弹,还是长期结构性改进的一个迹象,目前看来仍是个迷局。

  美国商务部表示,过去两年美国制造业开始出现积极发展势头,制造业就业岗位 增加了40万,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首次出现持续性就业增长。

  近期,美国制造业趋于活跃,正进入上升期。一些跨国企业宣布扩大在美国的投 资,包括福特、卡特彼勒、通用电气以及奥的斯电梯等,这提振了人们对美国制造业 的信心。“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拐点。”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属的经济分析部门首席经 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制造业就业人数下滑之势已延续了几十年。如今,制造业就 业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持相同看法的还有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查德·穆特雷。他说:“在 过去10年里,美国在生产力方面实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看到单位劳动成本实际上 是下降的。我们的许多成员告诉我们,有时候在美国生产还更加便宜,特别是因为劳 动力成本有所下降。”

  此外,美国本土能源开发增加,给制造业带来福音。特别是21世纪以来,美国 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给制造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彭博社日前测算的数据显示,目前 美国能源自给率已经达到80%。由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天然气已经供大于求, 价格大幅下跌,这不仅深刻影响天然气市场格局,而且开始改变美国一些高能耗的重 化工业的命运。

  对于美国制造业和美国整体经济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美国近年来对外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奥巴马在2010年初提出的五年内“出口倍增计划”有望顺利 实现。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出口总值达到2.1万亿美 元,比2009年增长了约32%,过去两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6%,高于到201 4年底实现出口翻番所需要的年均增长率15%的数值。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多种因素带动下,美国制造业切实正在复苏。不过,这种 复苏是衰退过后的一次反弹,还是长期结构性改进的一个迹象,目前看来仍是个迷局。

  有评论指出,奥巴马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无非是想讨好那些曾是美国制造 业中心的中西部和东北部各州,即所谓“铁锈带”,换取这些州选民在选举中对奥巴 马竞选连任的支持。

  在总统大选年,面对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奥巴马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力推一 个“植根于美国制造业”的经济重整目标。“此时此刻,我们有让制造业回来的巨大 机会,但是我们必须抓住它。”

  近期,奥巴马为谋求连任在各地进行竞选演说时所到之处必宣传的一个观点是: 提振美国制造业,创造国内就业和在加强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不过,此间舆论认为,奥巴马促进制造业的计划更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而 不具有太多经济学意义。美联社直指,这更多是“政治上的高调”。

  《纽约时报》2月4日报道称,过去两年来制造业状况改善,而发展中国家工资 水平升高,美国工人工资下滑以及弱势美元都为美国企业回流本土提供了优厚条件。 这些现象让白宫一度认为,这是降低美国高失业率和复苏“美国制造”的法宝。但很 多经济学家批判说,这只是奥巴马为赢得连任的又一个幌子,他只看到了制造业过去 两年的改进,却忽视了过去30年,美国在汽车生产和纺织等制造业共裁减了750 万个就业岗位。

  目前,制造业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1.7%左右,创造的就业人 数仅占总就业人数的9%左右。而50年前,1/3的美国就业机会是由制造业提供 的。美联社2月10日发表的文章指出,数十年以来,美国经济重心已经逐渐从制造 业过渡到服务业。

  有评论指出,奥巴马政府提出制造业复兴战略,无非是想讨好那些曾是美国制造 业中心的中西部和东北部各州,即所谓“铁锈带”,换取这些州选民在选举中对奥巴 马竞选连任的支持。

  实际上,高喊制造业复兴的不仅是奥巴马,美国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们也把振兴 制造业纳入了他们的竞选政纲。目前在共和党总统获选人初选中处于领先的罗姆尼也 承诺“把美国变成对制造业投资商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前参议院桑托勒姆甚至提出 了完全取消制造业企业公司税的激进措施。

  美国咨询机构“环球透视”美国经济问题专家奈杰尔·高尔特表示,对制造业的 高度关注可能有些错位了,毕竟即使是在未来,更多的工作职位还是会由服务业来创 造。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布拉德·詹森说:“把这种希望说成一厢情愿或许有些言重 了,但我们必须认清,制造业其实并非美国比较优势所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劳工 部长罗伯特·雷奇说。“不要欺骗自己了。我们不可能回到30或40年前那种以制 造业为基础的经济。”

  《华盛顿邮报》2月5日的评论指出,要让苹果公司把生产线搬离中国,就像要 求苹果把总部从美国硅谷搬出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报道,去年2月份,在与已故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共进 晚餐时,奥巴马就曾劝说,让苹果集团将iPhone生产基地搬回美国,乔布斯当 时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些工作不会回来。”

  《华盛顿邮报》2月5日的评论指出,要让苹果公司把生产线搬离中国,就像要 求苹果把总部从美国硅谷搬出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时代周刊》指出,只有在中国 ,才能有足够多的工人、足够多的供应商来满足苹果公司庞大生产规模和交货速度上 的要求。苹果公司曾估计,在美国要聘用8700名制造业工程师来管理iPhon e的生产需要9个月时间,而在中国只需要15天。

  对于奥巴马推出的“内包就业”倡议,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 克尔·斯宾塞的评价是:“就算美国政府会实施优惠政策,也不可能在美国增加劳动 密集型和低技能的工作,美国人不会瞧得上这样的工作机会。”

  此外,也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国企业回流还涉及产品销路问题,美国民众当下的 消费能力尚未复苏,而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消费空间较大。

  因此,受美国经济和消费增长缓慢因素影响,不管政府出台多少优惠措施,也不 会有太多企业回流美国,所以这些政策最终会以收效甚微收场。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了在中国做生意的240多家美国企业。该商会新闻发 言人马克·罗斯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的成本的确在上涨,但是,在华美国企业是否 会把生产线搬回美国,这要看行业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而定。

  该商会的调查发现,尽管中国的成本在增加,但大部分会员公司仍表示将增大在 华投入。93%的受访公司都表明它们到中国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而不是把中国当 作低成本的出口平台。

  对于奥巴马最近一再呼吁国会支持对美国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罗斯表示,税收的 调整并非跨国企业权衡投资策略的全部考量。何况,在美国国内民主党和共和党政治 分歧巨大的现实情况下,奥巴马要在任内最后一年推行税制改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 的任务”。如果他赢得连任,也许可以在第二个任期内推动相关的立法。但他能否连 任也还是未知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