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1478 6
2012-02-28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后

      如今的经济学界大谈人民币的国际化,仿佛中国的金融市场不日即可与美国华尔街起头并立、分庭抗礼。如今的金融学界,人民币国际化是个如此炙热的话题,以至于每一个老师都不可避免地谈它一通。但是不知为何,自打大一下学期接触货币金融学从而接触人民币国际化,我就打心底的不想听这方面的东西。不是我看不起我们自己国家的货币,实则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认识非常的不自信,遑论人民币国际化了。人民币真正被世界大规模接受,目前来看,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不说自由的金融市场经历市场竞争屹立于世界金融市场之中,单看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环境和其发展状况,就不敢太高看中国金融市场。也即说,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的理论基础,而是金融市场的制度问题。只有金融市场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剩下的才有可谈。解决好制度问题,是最大的瓶颈。


      然而当前金融学界的研究讨论方向却很少在制度问题这一块上。这凸显了中国金融学界对亟待进行的体制改革的回避,管中窥豹,我们可以看得出,整个学术界对体制改革,也大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改革已经引入深水区,然而正是需要社会各界推动改革彻底进行时,代表理论学界的知识分子们却大多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向强势权利屈服。


      中国几千年的“中庸之道”导致的屈服不只只表现在对推动社会的改革的集体沉默,长久的屈服挤压了很多问题,以至于对于我们近日登台的国家主席,这个国家方向的总舵手,我们除了知道他的履历知道他的媳妇,还知道什么?他的执政理念你知道吗?我们的未来交给了我们完全不了解其执政理念的人。


      迫于巨大压力而沉默本无可厚非,但不适用于理论学界,理论学界应该站出来在理论上积极推动社会正在进行的改革,积极地竖起理论大旗,理论界不应该沉默。


      理论界沉默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压制住了社会中最有激情、最有活力、最能推动社会改革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一方面,他们的沉默,压制住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最佳通道,没有榜样的力量,大学生也就发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他们的沉默使得现行教材中的这部分东西被淡化。老师与教材双管齐下,扼杀了最有活力最能推动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力量群体。大学生的活力因此降低了,“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进一步深化社会改革”,走向了遥远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8 23:33:34
说的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8 23:42:00
呵呵,伟鹏,我们的观点很相似,我其实并不看好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他还没有市场化,谈何国际化。同时现在民间资本的出路,金融体制的改革等才是中国经济领域最大最现实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8 23:50:00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8 23:52:43
中国现在很多问题,尤其在经济上面临目标上的激进主义和政策山的保守主义,一左一右,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失去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2:36:27
oblivionor 发表于 2012-2-28 23:42
呵呵,伟鹏,我们的观点很相似,我其实并不看好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他还没有市场化,谈何国际化。同时 ...
市场化,最恰当的一个词了~~~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