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67 0
2025-01-08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商学,经管、工商学科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教育部不清楚,人大的划分也是一头雾水。金融、商学均属于经济学,理应划入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数理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包括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

理论学科指导应用学科,是普遍性的规律,但对于经济学来讲,却不实用,两者是分离的,理论经济学无法指导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效用、DSGE、数理经济学在现实中找不到用武之地,只能在高校经院充当黑板经济学;而财务、会计、审计金融则在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税务、财政如鱼得水,备受追捧。人们将其原因归结为理论经济学脱离实际,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并未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实物循环,也就是供给侧,是交易双方的卖方,它关注实物生产,主要工具为生产函数与实际GDP,追求效用最大化。它也谈及货币,但其货币只是用于刻画实物的运动,属于观念性的,不是真实的货币。利润=收入一成本公式中收入、成本、利润都是实物,所以只要生产出来,就实现了收入与利润,而不管是否收到货币,这就是生产至上、不问销售的闭门造车,是库存积压的根源。因此,新古典生产、计划经济的生产,凯恩斯主义的国民生产总值如出一辙。

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货币循环,也就是需求侧是交易双方的买方,它关注货币生产,主张现金为王,因为货币是社会公认的价值符号,只有拿到货币才能证明被社会认可,主要工具为需求函数与名义GDP,追求货币利润最大化,它讲的货币是实际货币,其中,以现金流最为代表,也就是货币的运动,当然,现金流量表并未打通整个货币循环没有上升为真正的经济科学。它认为销售大于生产,追求订单生产,喜欢运用借贷资金扩大生产,也就是金融加杠杆,关注货币运动中的储蓄导致的债务,信奉明斯基的金融内在不稳定性。

研究对象不同,结论也不同,一个生产至上,一个现金为王,自然无法指导。

两者的分歧在于对货币性质的认识差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根据费雪公式MV=PQ,产量Q为最大产出量,V不变,因此,M与P成正比,也就是货币中性。然而,现实中Q并非为最大,有相当普遍的产能过剩以及生产要素过剩,还有潜力可挖,而未达到潜在产能的原因在于需求不足,这就是凯恩斯的观点,他主张货币非中性。但是,凯恩斯并没有真正找到需求不足的根源:在M中有储蓄成分,而储蓄又带来借贷,从而形成债务,债务累积导致需求不足。它并非传统经济学讲的需求管理只是短期,实际上,它必须一直存在。这就是央行统治形成的货币经济学,而理论经济学尚停留于实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居于两者之间,具有不彻底性。因为凯恩斯主义否定货币政策,而弗里德曼尽管承认货币是最重要的,但却认为货币长期中性。

实物循环属于价值创造,货币循环属于价值实现,市场只能创造实物利润,不能创造货币利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两者均不可活缺,故需要价值补偿才能同步发展。

因此,改变理论经济学无法指导应用经济学的困境,需要将研究对象转向货币,并打通货币循环,然后通过统计得到实物循环的产出结果,两大循环的交互形成经济路径。这样理论经济学才真正成为科学,得以指导其它部门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