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根据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 中求进”的总体基调,经济热点话题有望就此展开。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 因素尚存的国际大环境,如何稳增长、扩内需、控物价,以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问 题,期待两会给出圆满解决方案。
稳增长:经济增速逐季回落 稳定增长成首要任务
2011年中国经济遭遇了来自通货膨胀高企、外需萎缩等方面的牵制,但依然 实现了9.2%的增长率,进入2012年这个充满诸多变数的新运行区间,稳增长 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作出“经济增长存在下 行压力”的判断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由去年的控通胀为先转向稳增长为先。
从国际看,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日本和美国经济相继陷入困境,长期 以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经济体同时陷入低迷。尽管“金砖四国”起到了一定的 替代作用,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难以扭转。
从国内看,由于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出 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并显现出了下行压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 经济增速适度回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经济增速回落过快,就有可能引 发就业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基于国际与国内诸多因素的考虑,展望2012年,国内比通胀压力更大的仍然 是“稳增长”挑战。可以说,稳住经济增长就稳住了大局。
扩内需:保障民生促消费 扩内需拉动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即是扩内需。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 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主要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 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十二 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 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 世界前列。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 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 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 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 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 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今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 上发表文章称,调整经济结构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而扩内需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对于已高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经济而言,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个人利益,更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经济要实现从过度依赖外需型向更多依 赖内需拉动型转变,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成为 推动经济转型、扩大内需的强劲引擎。
收入分配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才是硬道理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才是硬道理
在人民网的调查中,社会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仅此于“社会保障”问题,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众关切。
调查显示,参与分项调查的网友当中,81.1%认为当前收入差距大,贫富分 化严重;36%希望个税调整速度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 ;76%的人认为现行最低工资线普遍过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进入国际上收入不 平等较高国家行列,蕴含着日益深刻的社会利益矛盾。
有网友建议,要提高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提高普 通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限制国企等垄断行业人员的工资,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提 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建立和市场联动的补助增长机制,确保低收入人群 的基本生活。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已跻身“中上等”收入国家,但是在迈向高收 入国家的后半程中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经济增长放缓,人 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的现象。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认为,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发展方向,要下决心触及现有 的利益格局,为国家长治久安解决好分配问题,让社会阶层都满意。
房地产调控:楼市调控不会放松 关注保障房建设
人们对于房地产的关心依然不减。“房地产调控”的话题依然成为市场关心的热 点焦点之一,某市场调查机构调查称,该问题已连续四次成为其网上调查关注度最高 的话题。
那么,今年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关心,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的建设预计仍会引 起诸多讨论?而地方政府和中央在房地产政策上的博弈将是一个持久的话题。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近日还透露,最近几天国务院参事室都在开会讨论房地产 的有关问题并试图对两会的报告提出意见。
针对今年两会关于房地产领域的热点问题,任志强预计主要涉及宏观调控政策及 小产权房。
最近公布的2012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显示,环比下降 的城市达48个,持平的城市有22个;同期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 下降的城市达15个,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6个。
多位专家表示,房地产宏观调控不会轻易放松。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楼市的投资 投机需求已被大幅挤出市场,首次置业等合理购房需求将得到支持,全年房价可能有 10%至20%左右的降幅。
税改
减税政策推陈出新 产业受益促转型
减税政策推陈出新
产业受益促转型
我国税改正在提速,结构性减税力度将加大。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表示,2012年将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可以做的几项减税措施主要包括降低关税、减轻中小企业税收负担、营 业税改征增值税以及相应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其中在前面两项上,今年财政部门已 布置600多项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下调,在进口环节适当地、有选择性地降低关税 ,此举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和消费者负担,今后还应继续落地做细。
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方面,上海今年1月1日先行先试的增值税扩围改革是一个 重要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可消除三产、建安、交通企业的重复征税因素鼓励专业化细 分和升级换代,进而改进服务提振消费、转变方式惠及民生,应在试点取得一定经验 后积极扩大覆盖面,直至最终对统一市场全覆盖。
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最重要的税种。营业税改征增值 税,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结构 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实施这项改革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无论是营业 税改证增值税,还是房产税改革试点扩大,财税杠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控物价
抑制通胀 建立稳定物价长效机制
抑制通胀
建立稳定物价长效机制
“控物价”仍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也与百姓息息相关,自然也成 为每年“两会”热议的焦点话题。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出了一根中间高两 头低的倒“V”字曲线,在强有力的政府调控、监管下,强劲的价格上涨势头到去年 四季度得到扼制,价格改革稳步进行,CPI回落明显。那么,2012年的CPI 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呢?
有关专家认为,2012年价格上涨压力总体上减轻,但目前的价格绝对水平下 降基础脆弱、不稳、不牢靠,CPI实现控制在4%的目标有难度。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今年将继续实施已出台的各项保障基本生 活必需品供应、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构建稳定物价长效机 制、继续降低流通成本、保持重要能源资源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继续强化政府责任 、切实落实好物价补贴挂勾联动机制等五方面工作,以减轻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压力。
周望军指出,将落实好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全面清理涉煤基金和收费,整顿 规范煤炭市场价格秩序;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加大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力度,保 障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