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952 3
2007-01-30
<P>      社会中往往存在很多优势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些资源它们还是互补的。如果有这样一个机制,把优势互补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往往可以创造出规模经济。我看到的一个最普通的例子,是一家凉皮店,他的凉皮味道非常不错。他们那个店还有买麻辣粉,肉加模,鸡蛋醪糟等等小吃,味道都是相当不错的。据我观察,每天去他们店吃东西的人特别多,吃饭的时候就更加多了。顾客来了,往往要吃好几样小吃,而且有些人还是慕名前来。这就造成了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P>
<P>      其实这种效应应用领域还是很广的。比如说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把商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银行保险ZF物流整合起来,形成了特有的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革。颠覆了传统经济学不变的定律,出现了网络时代独有的定律,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并出现了规模经济。这就是资源的整合出现的效益。</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30 08:18:00

教育方面实际上也存在这种“优质资源的整合”的问题。但这种“整合”目前适应于大学,而不适应于中小学。

当允许人才自由流动之后,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始向城市、向重点学校流动。重点学校之所以能吸引人才,在于它通常处在政府所在地,文化商贸发达,校区条件本来就比较好。就我观察到的一所省级重点高中(现称为省示范高中)很多骨干教师是原来自外市、区、县,他们能进这所学校,不但要经过学历、职称方面的审查、另外要通过试讲课、身体检查、面试方可调入。师资好了,教学质量当然有所提高,想进这个学校的学生多了,学校额外收入更高、教师福利条件自然更好……形成良性循环。但我以为这种“整合”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流动,是教育资源原本配置不当所造成的……在基础教育中,政府应该用另一只手,加强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与师资培训工作——因为基础教育更强调它的公平性。

“优质资源的整合”目前在大学可以实施,让拔尖人才向研究型大学流动,起到科研与创新引领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0 15:56:00

当初大学并校风,其基本指导理论就是“整合教育资源”。

从理论上说,几所大学合并后,教育资源会得到更有效的作用,如公共课教师的调配,图书阅览更有效使用,提高教育设备的利用率……。而实际上由于校区之间距离远或者专业设置相距太大,这些资源并没法提高其利用率,资源优化整合也便成了一句空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1 09:13:00

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效率不高,亟待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

但在现行的整合模式中值得探讨与研究,以单一合并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已受到了诸多质疑,这种求大、求全、求快的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反而人为的造成了一堆“乱麻”, 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现行的整合方式也有待研究,是政府主导的联姻形式,还是各主体之间自愿组合互补或强强联手?还是政府协助下从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

但我以为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与高效,需政府财政扶持,从公平与实效出发,走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