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套房“新口径”夭折后,对限购政策进一步从严执行。记者昨日获悉,从2月28日起,上海宝山、嘉定、长宁等部分区县按照家庭住房情况从严进行购房资格认定,“上海户籍家庭中成年未婚子女若和父母共有一套及以上房产的,不可再买第二套房。”这意味着,成年子女只要在父母房子的产证上有名字的,就不能在婚前购买婚房。其他区县目前虽相对宽松,但未婚成年子女买房资格的认定要求也各不相同。
这又是一个地方ZF为了当地的GDP增长或者提升楼市发展而做出的微调,当然又是被中央否认。这固然是ZF宏观调控的见证,任何地方ZF都不能违背中央的政策,但是这个能够解决中国老百姓买得起房子吗?连国家领导干部都说靠自己的工资都买不起房?
为什么大家买不起房?是不是房地产没有良心,没有社会责任呢?我想不是,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为利益追逐是他的本性,只能在满足其利益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家才具有社会责任或者说是建立在企业家吃饱喝足解决温饱的前提下,他才有道德的想法。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说法,首先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其次才是安全需求、第三才是情感需求,第四是尊重需求,第五是自我实现需要。所以说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满足其利益需要才是最基本的。至于他是不是应该去降低价格,销售房子并不是他的责任。
所以,看见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不可能在房地产开发商,而在于我们的ZF。ZF希望通过卖地来获取土地溢价所带来的财政收入,ZF希望通过卖地来实现其在任期内的经济短期繁荣,ZF希望通过卖地来实现某些人的权利寻租利益,所以房价那么高的责任和原因都在ZF。
那么如何降低房价呢?国外很多国家的政策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路。比如大家都不屑的韩国和日本,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破灭后,两国采取了相当有效的政策解决了房价过高,老百姓买不起房的现状。他们不是大量的去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等,因为他们也知道这些资源的存在必然会存在权力寻租的行为。因此,他们是在国家宏观的政策上、法规上进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杜绝房地产业对实体经济的腐蚀。
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
日本将家庭收入与可贷款总量挂钩,使得绝大多数城市家庭无法利用金融杠杆放大资金总量投资炒作房地产和购买多套房。当然这些国家的政策不是我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但是中国的目前房地产政策只能说是饮鸩止渴,一旦哪天政策失效或者过期,那么中国的房价是将爆发性的增长,因为地方ZF和中央ZF的利益博弈必然导致地方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
当然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为什么喜欢买房呢?除了中国人对土地、对房子的热爱或者说幸福建立在固定的房子上外,还有就是中国的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匮乏,老百姓的钱除了过去能存在银行,现在投资房地产外,没有其他可以投资的途径。所以必然买些实在的物品等着升值。所以说中国众多的垄断行业,因为垄断不允许老百姓的资金进入能盈利的行业,垄断行业的限制进入也是导致房地产不断升温的一个极为重要而经常被忽略的因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譬如产权的模糊,产权制度的不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中国房价的很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期望限购令或者限价令真能带来房价的下降吗?很难得,大家要知道房价的交易价格不仅仅是市场价格的真是反映,而且也是行业交易价格的反映,因为其他行业都没有这个行业的利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