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128 4
2012-03-06

哀农-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闲来翻阅熊培云先生著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掩卷慨然。作者以详实的笔法描述了眼中故乡一个典型农村小村的时过境迁,并对建国以来农民与土地之间生产关系的变迁做了论述。

    我初中以前在农村长大,却大约比熊先生幼年经历晚了一个时代。即便如此,我和城市里长大的同事说到幼年乡里见闻,他们仍将信将疑。

    建国60年来,若将农民比作推动时代进步的主要因素可能会存在争论。但60年来农民的境遇与社会发展几近同步历尽波劫确是不争的事实:

    农民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成员,为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多是农家子弟;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靠农产品换取外汇支援重工业建设;三年饥荒,饿死的几千万是农民;现如下,只是短暂的尝到了包产到户、承包责任甜头的农民疲奔在追赶城市经济发展的迷途中。建国60年来,从整体上来讲农民尚未富裕。

    熊先生将这些归结于农民和土地产权的分离以及政治体制的缘故。我对不能推动时代进步,而只是站在批判的角度清算历史的行为向来是颇有微词。但书中一段引自于董时进先生的话确实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xxx的先生们,何以如此胆大,自己对农业有何研究及经验,对于家庭农场和集体农场有何比较的研究和经验,竟敢把这关系国家命脉和几万万人民生活的农业经营制度,拿来当试验品”

    在当下的中国,一些官僚们将未经考证或研究的念头冠以各种改革或运动的名义推行仍屡见不鲜,如将上文中“农业”二字换成其他行业在当下仍然适用。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若要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土地产权对农民的重要性自然有得争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土地产权之于农民却是不可隔离的数千年的诉求,中国曾有一位农民叫寇学书,他得境遇很惨很凄然,但他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想法,只不过在各种运动中“耿直得近乎于愚蠢”的如寇学书这样的农民少之又少了,毕竟胳膊已经拧不过大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6 22:17:20
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7 16:57:13
经常听说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读过,我希望尽快安排时间读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0 10:33:2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0 21:13:16
一直想读这本书。。。看了你的读后感后更想读了。。。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