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几点想法:
1,此次目标的提出(决策过程咱不了解),肯定是经过几番斟酌考量的。偌大个国家,拍屁股做决策是行不通的。无非是可行与否、以及执行过程的可控性、有效性问题。
2,单纯从GDP目标看,我觉得应该考量两个主要的维度,分别是水平、质量。在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ZF对GDP的考量权重过高,导致的问题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此次ZF调低GDP目标,应该是引导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基调。
3,从三驾马车看,出口:过去以量求效益的出口模式,我个人可能极端的想法,不要也罢。当然,那些真正能创造良好综合效益的企业,不在此列。消费:财富的积累、转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比较理想的想法是:ZF能逐渐还富于民,但需要一定的传导机制和时间跨度(这里面也包括最基本的教育、住房、医疗等保障机制)。投资:可能最明显的是房地产领域,但我认为这不是问题。至于其他领域,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投资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配套机制,包括准入机制、国民待遇、行政干预、税费、垄断等问题。
4,综合看,还是刚刚有网友提到的,需要来点实际的,让大家看到在目标背后的动因以及配套行动。
呵呵,我是一知半解的人,说的不对的,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