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破除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障碍发表演说。陈教授认为,破除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障碍,既引导了民间资金流向,使民间资金回归实业,又加快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革新,推动了垄断行业的改革。
以下是陈教授的部分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非公新36条”实施细则,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放宽准入,比如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尽快解决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法律法规等问题。
破除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障碍,既引导了民间资金流向,使民间资金回归实业,又加快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革新,推动了垄断行业的改革。
如何破除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障碍?比如可以有序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民间资本参股、入股金融机构;也可尝试对国有电信企业实行股权出让民营资本等。
要市场化方法运作,理顺价格机制和体制问题,加强监管,加大技术、资金、土地、税收待遇等一揽子政策支持,推进民营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胡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