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国进民没退 鼓励民企发展打破垄断
(2012年2月27日“创领新“制”展拓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体制与机制创新高峰论坛”演讲实录)
首先感谢邀请我参加这个会,刚才保主席说是外行,我也是汽车行业的外行,而且对于现在一些新的改革的案例也不是很熟悉,所以今天在路上给主办方发了一个短信,说我建议让吉奥这些老总先放放视频,先让吉奥的老总先讲,我们学习学习了解一下情况。谈改革,我也没有很深的案例,只是了解一般的情况,但是我个人作为研究者,特别是多年研究改革问题,研究产权改革问题,作为研究者我谈谈最近对国际民退,还有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相关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最近改革的呼声很高,我觉得终于我们改革的呼声,而且不是单方面的,而是方方面面的都很高,政府也在做新的动作,各方面的调研在做,这个形势大好。可以继续改革的东西方方面面,包括金融,包括外汇,包括银行体系,包括法制,包括社会,包括社保,但是我说中国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在我们的经济结构上,这个经济结构不是产业结构,而是在产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这个方向是什么呢,我们讲多年的其实都是这么一个主题。如何使我们的经济能够真正发挥调动鼓励千千万万个人、私人像比尔盖茨一样,像我们千百万中小企业,刚才保主席说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个人发挥出创造力来,发挥出积极性来,发挥出智慧和潜在的能力,发挥出他们的生产力。国有企业你再多也是少数,你一个经济靠几个国有企业靠少数国有企业你是不可能有长期的活力的,现在国有企业已经是新国企了,国有企业跟过去不一样了,但是你要发挥千百万人的创造力。技术经济为什么到最后走不出去了,最终是因为大扼杀了千百万人的需要还有千百万人的动力,为什么搞市场经济最根本的是这个。
为什么其他经济老有新创新出来,老有新点子,我们总是跟在人家的后面,最根本的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束缚。虽然我们中国出现很多新的东西,但是怎么进一步使这些企业发展起来。追求利润,避免风险损失这样的作用,出于对自己产权利益的保护,而不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爱护,出于对道德的情操,出于大公无私的情操来搞好经济,而是依靠最普通人的私利,最普通人的私心,不需要道德标准高的动力使我们的经济持续的增加。但是你要持续必须是依靠最普通的人,他们能抓住市场的机会,这个才会有充分的活力。而且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我们中国的GDP在四千美元,我们有多少的资本,我们能做到吗。我说能不能做到,我们人均GDP才两万多美元,还是中等收入国家,现在发达国家都是五万GDP,挪威是八万,我们得翻好几番。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的这些企业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一大批的小企业几年成长成大企业,中小企业在哪,就得发展中小的民营企业,小微的民营企业,有大的发展空间,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又抓住洗脚的机会,火锅店的机会,千百万的机会你们不要小看,现在火锅店不也上市嘛,千百万的企业抓住,一个大的企业周边会多的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配套做零件服务,没有这样的千百万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没有大企业的发展,也没有现在的中小企业进入各行各业,也不可能有各行各业持续的出现大的企业。我们这个不能再大了,必须有新的企业做的再大了。
所以方方面面,再加上国有企业本身有一定的弱视,也有一定的优势。我们这些人从改革开放初期要论证,因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从国有企业过来的,一开始没有民营企业,所以我们就鼓吹发展民营企业,为什么要论证国有企业的弱视,民营企业的优势,现在不说了,但是基本的道理还在的。国有企业现在确实一会马上要讲,现在国企已经是新的国企了,但是约束的问题,私人利益和公人利益的冲出问题,政府既作为所有者还有裁判员这个双方地位的冲出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从长远看我们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以私有产权,私有经济为主的经济。
我们不应该搞过去美国人鼓吹的,过去20年美国人鼓吹大的危机,现在又搞监管调整等等,我们不应该搞那种原始状态的自在的原始的市场经济,我们需要有政府的作用,需要有法制的作用,需要有社保的作用,需要有监管的作用,还有调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回过头搞计划经济,国有的经济。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就两条,私有产权和自由定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公共政策和服务来使我们经济更加和谐更加平衡更加稳定,防止避免原始状态的监管的那种市场经济导致的问题,包括现在在遇到的问题。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对于我们中国来讲很大程度上缺的是最基本的东西。产权结构和我们的市场竞争机制,在下一阶段改革大家正在议论纷纷,同时成为当年的热门话题的时候,这个动力现在非常强的时候,我想我在这大而化之的讲点我对未来改革方向的再认识。
下面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具体谈谈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关系和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空间。第一个问题要讲的确实我们对现在的国有经济给予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过去20来年也经历了很多的改革,先是管理改革,后来是职工下岗,然后是产权改革抓大放小。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都上市了,是什么意思,就是30%已经股权是民营的股权了。所以现在多数的国有企业也不是老国企是新国企了,它有产权多元化的情况,有的引进国外的投资者。然后很多实行股份制,董事会已经不是过去的政府官员了,现在董事会有股权的代表了,利润已经成为追求的目标了,你再搞行政命令要估计股民的利益的问题。
在这样的一些改革的前提下,国企的经营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些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因此体制的弱视相比而言比过去老国企要小一点,客观上我们承认这一点。历史上还有很多历史遗迹,这个是客观必然。比如说我们现在国有企业利润是有了,但是回头想国家为国企投了多少资,这利润率是不高的,这里面是历史问题,我们的体制机制不是市场环境等等,这都是问题,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国企。因此国企在现阶段发挥的历史作用还是应该充分的肯定,国企改革的成就也得肯定,抓大放小使我们经济放活这个也应该肯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看到我们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我们的历史不是一大片小私有经济那种原始的早期或者中世纪市场经济的状态,你跟发达国家比。我们市场经济至少80年代以后发展的历史起点是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早期没有私人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和西方国家比不一样,我们现在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也不一样。拿我们的民营企业和印度的比,你看她她多了不起,她她是140年的企业,它在印度市场上没停过一直在发展,这跟我们过去完全消灭了然后从80年代初期开始搞,那这个历史是不一样的,地位也不一样。在印度一直有她她在,那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竞争,国有企业和情况完全没有私人企业的情况也不一样,你要看到这个约束和影响。
因此在我们国家客观上历史上国有企业必须要起一定的作用,我们不能等什么都改好了,私人企业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历史,没有多年的积累也做不成也做不大,它得会做,包括技术不行,还得会融资,市场不是闹得玩的。所以我们等小企业起来之后再发展,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了发展。我们汽车行业也是特别的典型的,一开始你没有什么都是国有汽车行业,那怎么办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展,当时的政策除了改革就是引进外资企业,跟外资企业合资合股,还有没有合资只是引进一些技术,在这发展的过中起到支撑发展的作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国有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作用,这也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 没有这一块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起来。国有企业原来集聚了我们中国的人才,毕竟国企稳定,刚才说歧视民营企业,就是历史上这种各种因素,政府倾斜,早期是铁饭碗,吸引了人才也有资本,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快一点,起到了支柱的作用。今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国企在很多行业起到基础的作用是可以的,这是第二个我要分析和承认的历史事实和我们下一步改革的起点和背景。
第三个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国企重组,不是个别的含义上,在一般的含义上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为基础的,但是这先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你要说今天讨论的新合资的机制,咱们说创新有多新也不一定,我们引进外资,外资都是私人的,外资百分之49%或者50%,这个机制是一直有的,我们并没有创新。新的是什么,新的是民营企业现在做大了,现在逐步逐步成熟了,他们开始有能力在各个方面参与大企业,参与一些大的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在一定规模上发展,这个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也是我同意保主席讲的,这个案例也许是新的一个阶段,就是民营企业成长的阶段。
我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外国人争论这件事情,我说中国应该打破国有垄断使得我们现在一些所谓的垄断行业竞争充分一点。然后一个外国的经济学家说你们怎么打破垄断,你们的民营企业都那么小,现在很多行业已经很大了,国企垄断行业很大,那个门槛非常的高,你怎么能够打破这个垄断。我说你可别小看了,第一过去我们民营企业没有做大企业的能力,民营企业家没有做大企业的能力,现在更多有这个精力了,企业家越来越成熟了。你看民营企业家不能光看现在的私人企业的企业家,还要看到在外企工作的企业家们,他们不是所有者,但是他们是管理者,这个人力资本现在成熟了,20几年之后跨国公司和我们培训出来的人有了,我们民营企业自己成长起来有一批人,国有企业有一批人,然后外资企业也有一批人,他们也可以出来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过去没资本,过去没有民营资本,现在民营资本到处乱窜找投资基本。如果能借助资本,加上民营企业家有融资能力,它在融一些资,那个门槛不一定过不去的了,再挖人到已有的企业挖人,情况不比当初了。所以你说门槛高,是很高,但是新的机制跳过门槛的能力也高了。所以打破垄断,在那个外国经济学者的眼里说打破垄断没有十几亿,我觉得他们的观点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就是刚才保主席讲的,就是民营企业要发展,民营企业要改革就得自己发展要做大做强做好,按照自己的规范学习掌握大企业的能力眼光。没有这一步也走不到今天,没有民营起来也走不到今天参与大企业的改革,参与垄断行业,打破垄断发展竞争的过程。
而我说现在我们的民营企业,这个能力正在形成。因此我们改革整个中国经济产权结构发挥民营企业的机制的动力,它的作用现在这个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正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现在抓紧做打破垄断,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为民营资本参与改革国有企业创造条件这样的阶段,应该说已经到来了。在这个意义上不一定创新,而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好的新的条件,我们推动这方面的改革。在这强调一下使这种体制改革,新的机制能够更好的发展确实我们民营企业自身有更好的发展。你要想到方方面面搞一个现代大企业的能力,我们需要搞。你看这个案例当中,你就想到,当然你可以借助很多的咨询公司,借助同行,借助PE,你可以借助很多的外脑,这也是一个能力。比如说你借助一个PE它跟着你走,各种的规范,各种制度就帮你建立。但是你自己要去学会各种操作,这个案例当中你可能多少熟悉汽车行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会资本运作,第三个你要懂得各种法律,各种产权的关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然后我们自己本身要发展有实力要有资本,所以民营企业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当然我最后讲发展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