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创造大思想体系的雄心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为世人提供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引导人类谋求幸福的学问。世界观是事实,价值观是应该。哲学因而对个人生对政治经济伦理都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只是对世界观察的发问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世界观来。当你问世界是谁创造的时,这是创造的角度。而你问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时,这是结构组成的角度。认识论哲学则从我们认识的世界是什么这个角度发问。认识论中包含有世界观的困惑,这使认识论成为近现代哲学的主题。认识论只是哲学家追问世界观的一种角度,因而不能说哲学就是认识论。选好哲学问题的角度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你会得出什么样的世界观。
什么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能够提出自己的世界观的人。没有提出自己的世界观的人,他们只是哲学人,不是哲学家。我们翻开哲学史看到的那些哲学家都是提出自己的世界观的人,他们因此而被写进了哲学历史。尽管他们的世界观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相当可笑错误的,但他们被历史记载了。如果你想被写进哲学史,你就要努力于提出自己的世界观。从那些近乎荒唐的世界观来看,哲学史也是错误观点的大汇编。
什么是哲学家精神?那就是为人类谋幸福。耶稣要拯救人类,佛陀要帮助人类摆脱痛苦,马克思为人类谋幸福,孔子谋求天下太平。哲学家首先是对他所处的世界产生了困惑,这种困惑事实上促使他陷入一种病态,他需要自救。正如叔本华所说,只有为拯救自己所创建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当这种哲学能够成功地拯救自己时,作为哲学当然可以而广之用于拯救世人。反对某种哲学而搞哲学,这往往也是人们进入哲学的一个原因。处处反对对那个哲学那个体系,但这只是反对而无建设。我们仍然要面对不信这个思想体系?我们信什么的问题。
我们在此谈哲学家精神,是因为我们的哲学家精神正在丧失,哲学正在堕落。那些认为哲学无用,哲学只是一种脑力体操,哲学灭亡的哲学人,他们要么不懂哲学,要么是哲学的叛徒。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背叛。哲学无用吗?看看佛儒基伊马这些大思想体系对当代世界的作用,无用论者能够让使用它们的人们不用这些思想体系吗?对这些思想体系的失望,并不能否定哲学,因为哲学是人类的生活发展的需要,是对世界观价值观需要,一种伴随人类到永远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消失,哲学不消失。人类不亡,哲学不亡。
那些反对建立大思想体系的人,他们已经在哲学上阳萎了。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建立大思想体系呢?一个原因是他们是在搞吃饭哲学,真的搞出一个思想体系来与主流的思想体系抗衡,他们的饭碗将不保。再就是能力的问题。麦金太尔说西方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都在等待具有强有力的心灵的人物的出现,为他们解决这些领域里普遍存在的争论不休。这大思想体系的建立也就不是想做就能做的了,它的成功概率非常的低。反对建立大体系,是不相信具有这只这种能力。
历史上有几个哲学王? 哲学王是所有哲学家哲学人思想者中的最成功者,是登上哲学的珠穆朗玛峰的思想者之王。成为哲学王的标准是为世人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被广大的世人接受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遵循,在个人生活中遵循.这个高峰对于思想者来说实在太高了。
以这个标准来看.历史上的哲学王就是耶酥,穆罕默德,释迦牟尼,马克思以及中国的孔子.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被大量的人接受和遵循,造就了相应历史时代的人们的生命生活意义.都达到过政教合一的境界. 他们的思想体系是我心目中的大思想体系。以这个标准,康德黑格这些人不是哲学王.社会大众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谈不上遵循.在他们那个年代,人类对经济的重视已经是空前的,他们却对这视而不见.他们作为教授,显然脱离了百姓.社会大众是思想家的裁判者,大众裁判他们不是哲学王.
哲学思想体系的优劣标准是什么?马主义大厦是一个大思想体系,它不只是一个世界观。而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构成的大体系。哲学世界观的好坏标准在于,这个世界观能不能贯彻到政治经济道德伦理上去。世界是什么,什么就最重要,世界观顺理成章地得出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将成为伦理政治经济上的价值观。这就是一种理论整体性与彻底性。基督学说最充分的体现了彻底性与整体性,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崇拜服从上帝就是最很需要的。而从马主义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丰富决定着人类的幸福,物质的生产为也就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让穷人们在物质上丰富那是马克思的追求,劳动价值论是是他处心极虑让穷人获得物质财富的理论,那个与天堂相比美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这就是世界观贯彻而形成的大思想体系。在此,我们也可以理解那些哲学家为什么不能成为哲学王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根本就无法贯彻到伦理道德政治经济中去。康德物自体不能,叔本华表象不能。他们可能还不明白真正伟大的哲学是为穷人们谋取幸福,耶稣如此,马克思如此。我们思想者们正在创造的很多哲学体系也存在这个问题,忘记了哲学真正精神是为人类谋求幸福。
我们为什么要创建大思想体系?首先,世界正处在五大教派的控制之下。以其说是信仰自由,不如说是世界当前没有一个科学的能够让人类取得共识的大思想体系出现。美国人为什么不放弃基督教?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不信基督,他们不知道信什么。而他们的思想意识状态就是一个杂绘,基督的世界观与建立在虚假的自然状态及契约论基础上自由民主主义。但正是这样,他们抵抗住了马主义的攻击波,但是他们不得不陷入与其它教派的长久的意识政治军事对抗中。世界文明的冲突,主要的表现就是信仰的思想体系的冲突。历史上因为信仰导致的战争斗争让人类损失了众多生命与财富,而这种损失还在继续。而结束这种冲突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建立一种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如同自然科学那样取得共识而不是争论不休的理论体系。对大思想体系的信仰的统一,统一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哲学的哥德巴赫猜想。这种统一将结束人类的信仰对抗,为人类带来更深入的和平合作及幸福。尽管统一全人类的信仰的大思想体系会有许多的困难,但首要的还是经得起科学验证的大思想体系的创建。创建这样的大思想体系,是思想者最光荣伟大的任务。我们的体系可能是失败品,但是我们中依然会有人前赴后继走下去。这是思想者们悲壮的一面。
我们为什么要在马主义大厦旁建设新的大厦?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它是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复合体。他伟大于他的历史时代,它之伟大如同基督教之伟大。它是对基督教理论的胜利,它因为有了明确的政治学经济学而更具有整体性与彻底性。但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能够适用于所有时期。它已经在历史的实践中证明自己具有很多的不足。我们需要建设新的具有马主义整体性的大思想体系,它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框架。没有政治学经济学的思想体系是不事能胜任这样的历史使命的。没有经济学的大体系,不可胜任。马主义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是我们的榜样。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说:我们中央编译局跟国际学者经常交往,在交谈当中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讲在国际上是超前的,是领先的。不要看西方这个大家,那个大家,他们的思想很多都是某一家、某一派,从总体上来讲没有一个能超越马克思的,没有超越马克思这套体系。思想者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在此,我呼吁思想者们投入到大思想体系的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