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42 150
2012-03-19
很多省会城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且造成堵车越来越严重,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人士”支招,搞什么高铁地铁、高速高架、扩城新区等等,最终是严重掠夺上层资源,扼杀二级城市的发展前途和生存空间。要真正科学彻底解决省会城市的堵车问题:
1、每个省规划设计并发展三(四)个省会城市,三(四)个省会城市成几何群体,均衡发展。
2、省会城市功能单独不重叠:省府地就是政治和文化功能,储备省会两(三)个就是工业功能和商贸功能。
3、重点高校基本均衡分布。
4、交通资源均很布局。
5、三(四)个省会城市轮流履行省府功能:两会轮流,部分省直机关分布到储备省会。
6、三(四)个省会城市建设地必须远离平原沃土和优质平地。









此格式也适用于首都和直辖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9 21:54:51
     国务院专家:省会独大是落后地区的明显标志  王小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主任  
      刘彦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  
      刘维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侯永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副部长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是不是很正常?  
      叶裕民:对。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决定一切的方式是一种扭曲的发展,用行政命令来干预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扭曲的。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由多种历史机遇综合决定的,当这种机遇到来的时候,zf就要顺应这种力量推它上去,一旦决策失误出现逆潮流发展,会牺牲整体利益。当初沿海开放也不是只有青岛一家,而是青岛抓住了日本、韩国产业转移的机遇。每个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顺应了当时市场发展的需要。如果有机遇,不管是老省会、新省会还是非省会城市,都会在发展中带动一大片。中国的省会城市毕竟只有30多个,更多的城市要遵循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

      《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几个大省的非省会城市集体性崛起,从青岛、烟台、宁波、温州、厦门、深圳、佛山等等这些城市,就可以看到这个明显的变化。是不是区域多中心发展是一个趋势?  
      王小广:我一直有个观点,不能把所有的好资源、优惠政策都放到省会城市,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宝”都押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还要看资源配置的效率,省会是传统的政治中心,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城市,行政干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所以它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是相对低的,如果把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一个低效率的地方,经济发展必然缓慢。换一种思路,如果能够在省会城市之外再培育出一个增长点来,即“省域第二中心”。这样一来,在一个省内就有了两个支点,在省会带动的基础上再加一份带动的力量,就等于整个声势翻了一番。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有个城市能够挑战省会,甚至更强大能够超越省会。  

      刘彦平:“多中心”概念非常好。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个中心,同样一个省也不能只有一个中心。不过,“省会式微”现象只是部分的存在,在很多地方省会依然是最大的城市。但这种现象非常有意义,实际上就是城市发展的行政力量让位于市场的力量。  
      
      “省域第二中心”之路  
      
      《决策》:关于“省域第二中心”,有什么样的典型案例?  
      王小广:以河北来说,唐山、秦皇岛都可以。河北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就是因为唐山发展起来了,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带动。河北过去的遗憾就是没有把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发展起来,凡是不重视沿海城市发展的省份,经济都是相对落后,河北、广西就是典型。现在广西开始大张旗鼓地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对来说,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内陆省份,就没有这种明显的“省域第二中心”现象。中西部为什么穷?就是因为只有省会好,其他城市发展都不出色。对于一个省来说,一定要考虑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中心城市。江西的遗憾就是没有把九江发展起来,应该在京九铁路开通的时候就大做文章。  

      《决策》:那么,对于地方zf的决策者来说,如何认识这种第二中心?  
      王小广:作为地方决策者,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第二中心发展起来形成两个支点之后,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省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省会是不会被“打败”的,第二中心崛起不仅不会抑制省会的发展,反而会形成一种共赢,对全省产生带动效应。深圳与广州就是在超越与反超越中带动整个小珠三角;青岛的龙头地位并不影响青岛与济南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双中心;宁波崛起与杭州共同支撑起浙江杭州湾城市圈。

      《决策》:选择第二中心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城市适合或有资格做第二中心城市?  
      王小广:有增长爆发力的城市,有产业基础、市场基础,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明显,这样的城市很好选择,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城市。就像当初选择4个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一样,当初肯定不会选择省会,省会还是搞计划经济,开放城市就是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最后反过来还促进了省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21:56:04
政治,经济,文化分离,让不同城市都有发展潜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21:56:07
转述专家的意见和发言都要审查?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21:57:59
难怪总理都说封建思想在国内影响大,可见一斑封建思想无处不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21:59:16
您太有才了,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